温见宁在老宅待得时间短,对那位三姨奶奶的印象早已模糊不清了,若不是见宛这次突然在信里提起,只怕再过些年,在她记忆中,那个很多年前站在温府大门外看着载着她们的汽车远去的影子也会被时间磨蚀殆尽。
对三姨奶奶来说,或许早早地随温老太爷而去,才是最好的选择。
温家这样本性凉薄的人家,她一个没有倚仗的老姨娘待在那里,往后的日子,免不了要处处看人脸色,再勉强活上十几二十年,也只是忍辱偷生罢了。
出乎温见宁意料的是,见宛这样刻薄的性子,但在三姨奶奶这件事上难得没说什么风凉话,反而流露出几分萧索之意。温见宁这才记起,见宛的母亲也只是个姨娘,在生她时难产去了,大太太不愿意养她,见宛小的时候没少受三姨奶奶照顾。
温见宁顿了一会,又接着看了下去。
法租界温公馆接连的丧事让见宛心情不佳,转头又去了港岛那边散心。
温老太爷虽然死了,但名义上作为姨太太的梅珊仍然不肯回上海奔丧,还待在半山别墅里醉生梦死。不过有几次在宴会散后回去的车上,见宛看见梅珊怔怔对着车窗外的黑夜掉泪。虽然不知道她在哭什么,不过想也知道,这眼泪肯定不会是为温老太爷掉的。
见宛在信里提到,见绣如今烟瘾大得很,人也瘦了许多。她还听说,见绣跟严霆琛两人各玩各的,不过见绣近来看上去精神还好,整个人都容光焕发的,所以她也没多过问。
除了这些琐事外,对于见宛而言,此次回港,最大的收获就是她又遇上了前男友卢嘉骏。
早些时候她还在上海,就听说他跟那位赵姓千金的婚后生活不协,这次重逢后一瞧,果真如此。她故意装出心胸豁达的模样,温柔大方地劝了那卢嘉骏几句,那负心汉果然又昏头涨脑,说要跟赵小姐离婚,与她重拾旧好,也不想想他也配。
正好见宛在报纸上看到了温见宁所写的《永定桥》,这才突然想起温见宁如今也算一个出名的作家了。所以在这封信的结尾,见宛大小姐还特意问温见宁,能不能专门为她写一篇讽刺卢嘉骏这等负心汉的小说,她可以出高价买下。
温见宁几乎要被她气笑了,她总是能低估这位大小姐的虚荣无耻。
不过她一个人在书桌前坐了一会,还是抽出信纸来决定给见宛回信。
首先,她对与温家有关的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感兴趣,请温大小姐以后不必再提;其次,她对她的恋情纠葛也不关心,请温大小姐自重;最后,如果没有要紧的事,请温大小姐不要再来信打扰她的生活,双方各自安好就是了。
这封信写到这里,本来该到此结束了。
但温见宁在书桌前静坐一会,最终还是慢慢把它揉成了纸团。
依照见宛的性子,若她真的像信上说的那么好,只怕也不会想起来给她写信。
她耐着性子,给见宛重新回了封很长的信。
温见宁在信里写,三姨奶奶毕竟曾经对见宛有恩,若是以后她都打算住在上海,每年清明节至少给三姨奶奶上次坟,也算全了她们当年的情分;梅珊当日曾放过她们一回,若是有能劝的地方,也多帮忙劝劝,但切记不要跟梅珊走得太近,免得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至于见绣,她已嫁人,见宛这个做大姐的若是帮不上她的忙,就不要管人家的私事。
还有姑母温静姝和温家那些人,如果他们要是逼迫她嫁人,她可以向廖静秋求助,拖上个一时半刻的,实在不行可以到她这里来。不过见宛自从大学毕业后就成天无所事事,她建议她还是早日找份工作,至少先学会凭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
在信的最后,她还另附了一篇名为《皆大欢喜》的短篇小说。
在这篇小说里,文小姐和鲁先生曾是一对恋人,后因女方使小性子、鲁母反对,性情懦弱的鲁先生娶了另一位小姐,不想婚后这二人生活不谐,闹得家里鸡飞狗跳,鲁母这才后悔娶了一个母夜叉回来。文小姐正黯然神伤之际,正巧赶上一位远方叔父去世,她继承了大笔遗产,又与鲁先生偶然重逢。
鲁先生厌恶原配的寡淡无味,一见了活泼热烈的文小姐,很快旧情复燃。
鲁母听说了此事后,顿时对文小姐的印象大为改观,想把原配赶走;原配也想摆脱鲁家这令人窒息的氛围,追求自由,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故事的结尾是鲁先生和原配登报离婚,所有人都喜气洋洋,如愿以偿。但她相信,只要见宛没有真被她的那群追求者们哄得丢了脑子,就能看懂没有写出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