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5页

董重一介弄臣。虽无实权,却窃据高位。车骑大将军,位比大将军。且又贵为外戚。尤其传天子矫诏,足可取信天下。正如伏完所言。不求一呼百应,只需蓟王一人呼应,足矣。

事不宜迟。

翌日,天光大亮。董重沐浴更衣,含鸡舌香,压下酒气。这便车驾入宫。

安集将军董承,虽由三司会审。然毕竟,尚未定罪。且即便证据确凿,亦需交由天子定夺。故大将军董重,尚未殃及。仍可自由进出宫闱。

“臣,董重,叩见陛下。”大将军趋步入殿,伏地行大礼。所谓“礼多人不怪”。每每入宫,皆大礼参拜。尤其少年天子,颇多受用。

“大将军,免礼。”见董重,举止如常。天子,亦得心安。

昨日太傅等人皆在。不及细问。今日,董重单独面君。必为出使蓟国之事。

蓟王人君南面。立上将军,谋划已久。此时上表,水到渠成。既全天子,又保封国。事出有因,二全齐美。试想,若内外无事,朝野顺安。蓟王却大张旗鼓,扩军募兵。必为天下所忌。

“王上何所言?”天子必有此问。

“太皇言,端午之乱,别有隐情。”董重不言蓟王,只言董太皇,乃为取信天子也。毕竟。论亲疏有别,于天子而言,董太皇自比蓟王亲。

“如此,甚好。”天子果见喜色。

“太皇又言……”董重欲言又止。

“太皇何所言。”天子亦知事大。

董重趋步近前,躬身耳语:“太皇言,为防万一,需效群雄,矫诏讨董。”

“哦?”董侯虽年幼,然先前之事,记忆犹新。时二袁携曹操、孙坚,假衣带诏盟,笼络群雄。酸枣会盟,兵进虎牢,联军讨董。太皇却传语董重,效群雄矫诏讨……

“曹?”天子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