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姐儿却摆在心头,她没请过人,跟悦姐儿两个说定了要去平五的赏荷会,悦姐儿还给她出主意:“你生的白,穿甚样衣裳都好看,我看平五定要穿月白衫子,你也穿一件,不叫她显摆。”
蓉姐儿却知道不能这样下主人家的面子,摇了头道:“我娘怀小弟弟呢,家里都是喜庆颜色,哪里去寻那丧气的来,娘要教训的。”刚还说她是小儿模样,一听这话倒有理有据,便是悦姐儿听了也不觉得是推脱,点头道:“我要生的这样白,我也穿了。”
养在深闺的女儿家,哪个不白,只蓉姐儿皮子像了秀娘,一头黑发眼仁儿晶亮,再加上肌肤雪白,配在一处也不白吃人夸奖,回回见了这家夫人那家太太的,夸起她来倒都是真心。
绿芽回去把这桩官司告诉玉娘,玉娘又同秀娘说了一回,秀娘正吃酸葡萄,一口咬得皱毛,咽下去还滋滋有声:“说她拙,这里头倒巧起来了。”这一番话既推脱了事儿不起纷争,又哄住悦姐儿,想不到小人儿嘴巴倒伶俐。
既是接了帖子的,秀娘也乐得放女儿出去见见市面,知道是她们小孩子聚会,也比着正经相聚来,给她穿一套衣裳,备下一套衣裳,差了人去问明李夫人,晓得悦姐儿身边带两个丫头,便还叫银叶绿芽跟着,后头买进来的兰针甘露还欠调教,不好就这么放出门去。
蓉姐儿兴兴头头的自家挑捡起衣裳来,因着夏日,她随了爹的怕热性子,只捡那薄纱做的衫子,挑了两套襦裙叫绿芽捧了到秀娘房里叫她掌眼。
王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吃用穿戴俱不能同日而语,秀娘还有一个绸坊,兰娘因着会绣,又招罗了一批绣娘,秀娘出钱她出力,有了甚个好料子俱都送一份来江州,家里用的绸绢倒不必去外头买来,只挑时新的样子做便是,蓉姐儿如今月月裁新衣,一季倒有五六套好换着穿,她把新做的两身拿出来叫秀娘给她拿主意。
“都是新的也太过了些,这衫子挑件新的,裙子便穿那旧的罢。”说是旧的,也是上月新做的刚上身没两回,既是去看花会,便穿得艳丽活泼些,桃红色的纱衫儿,穿在蓉姐儿身上显得皮子雪白头发乌黑,挽起双丫头来cha上金通糙,倒像个大姑娘的模样儿了。
既是桃红的纱衫,便配了糙绿的裙子,中间系一根妃红色的腰带,缀上金禁步,香粉球儿,再搭一条腰带同色的披帛,秀娘都看住了,潘氏喜得合不拢嘴儿:“再没有咱们妞妞这样俊的。”
到了日子按排好车马,算盘跟了王四郎出得门去,秀娘便叫了来安来福两个跟车,一路慢悠悠的去往平家去。
平家一向在江州做米面生意,水上集市最大的米商便是他们家,宅院自然十分气派,门口站了两个门房,蓉姐儿去的不早不晚,门前已经停了三辆马车,俱是拿绸做的车盖,那门房瞧见来的是辆青布车马倒有些看不上的意思。
见上头跳下两个车夫,跟着又是两个丫头,再下来的小娘子拿围帽遮了脸,身上金银挂着,这才正色些,一路送进二门去。
银叶绿芽两个也是穿了新衣来的,往大宅门里一站都显得有些拘束,倒是蓉姐儿一点不怵,进了二门见着丫头婆子作堆了,便把围帽儿拿下来叫银叶捧了,一路往前头去。
平五早早便等着了,身边还有三个不识得的女娃儿,年纪都跟平五一般大,俱都在鬓边梳起了小辫儿,只有蓉姐儿还梳着双丫。
平五见了蓉姐儿立起来引荐,那两个因着年纪大些只略站着见过礼便又坐下,平五两边引荐一回,拉了蓉姐儿坐下,丫头捧了点心匣子上来,平五笑眯眯的:“一早上蒸的花糕呢,等会子还坐船,去摘小莲蓬的。”
她一向把蓉姐儿当小孩子哄,蓉姐儿点点头,接了点心吃,几个看她一回,俱又转到前边说的诗文上头了:“选荷花仙怕是要比诗文,定是点香做诗,选个诗文最好的。”
蓉姐儿一听便笑,她摇摇头:“才不是,选最漂亮衣裳最好的。”原不理她的几个都把头回转来,看见她咽了花糕喝茶,喝完茶又说:“我见过的,坐了船藏在荷叶里头,高台上不吟诗,唱了个曲儿。”
她这话一说完,几个姑娘先是面面相觑,又不信她,有个脾气急些的便直问道:“你真个瞧见的?”另一个拉拉她的袖子,想来都是熟人,只有蓉姐儿是新来。
蓉姐儿点点头,觉得跟她们说不上话,一个平五她还不觉得,好几个平五坐在一处就讨人嫌了,她把点心碟子摆回去,见她们不信也不再说,好容易等到悦姐儿来了,两个人赶紧坐到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