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

除了将考生的姓名等信息密封起来外,考生的答卷内容也由专人用笔另行誊抄一遍,现在评阅的考官不仅连考生姓名都不知道,便是连笔迹也都无法辨识。

此法一出,立即在民间激起了千层浪。

像张姓书生这样的寒门子弟在看到秦余颁布的这条政令后,都下定决心若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为陛下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看到政令后,这些寒门子弟突然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单是论学识,他们自认自己不比那些世家子弟差。

他们欠缺的只是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而像宁锦这种世家子弟在得知政令后,则感觉天都要塌了下来。他之前还幻想着他爹给他走了关系之后,他甚至还有可能拿个状元回家呢。结果突然就多出了这么一个变数。

宁家家主也对这个政策大为不满,他考虑到的不仅是宁锦的未来,更有他们宁家以后世世代代的未来。

若是,这政令真的推行了下来,这以后科举选出来的官员自然都是唯陛下马首是鞍。而他们这些世家子弟以后想入朝为官,势必也得同那些寒门子弟挤破脑袋就为那么几个名额。

久而久之,世家的势力自然得被削弱。

虽然世家大臣对于弥封这一改革怨言颇多,但谁也不敢在朝中直言。

毕竟,这弥封一看就是为了保证科举公平而出的政策。

民间百姓和士子,甚至包括一些文坛大儒都对秦余这一政策赞赏不已,称这个政策体现出了秦余的明君之风。

这个时候,若是谁敢当出头鸟第一个出来反对,岂不是就是公然告诉大家他心虚,他心里有鬼,快来查他。

因此,这弥封也便在各家心怀鬼胎之下顺利执行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