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第三代作者,大约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人,直接往上加自己的想象了,直接把一些东西艺术加工了,强加了主观臆测。
‘夸父不量力’这种话,就是第三代作者加入的。
得亏现存山海经中,还有第一批作者所写的‘夸父与日逐走’这种冷静文字留存。
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最早山海经只有图,没有字,都是后来加的。
我想说,只有图的话,谁能写的出山海经?
相貌可以看图写,叫声呢?后人是怎么知道叫声的?还有一座山叫什么名字,这个难道是光看图就能知道的嘛?
所以画图者,至少同时期就有人配图写了文字。
总之上古有人画了图,还注释了少许的文字,可能很少很少,但一定有。
那批文字,是最冷静和简洁的。
之后夏商西周的人总结一遍,春秋战国的人总结一遍,再加上删除了很多,以及失传了图,所以山海经现在才真伪交加,虚实难辨,荒诞离奇。
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列子、庄子这伙人,就是特别有瑰丽想象力的浪漫主义文人。
他们的存在,使得山海经多了不少主观艺术加工的文字。
回到玄冥。
其实很好解释,帝俊后裔禺豸虎是东海神,而在大荒北有个儋耳之国,都是禺豸虎的后裔,姓任,吃谷子。
禺豸虎的后人禺强,也就是玄冥,成了北海神。
其中禺豸虎则乘两黄蛇。玄冥乘两赤蛇……也乘青蛇。
可能就是一代作者写赤蛇,二代作者一看图,寻思这颜色大概是青色吧?于是写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