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8页

所以不掺杂任何情绪地翻译一下,那就是:夸父追着太阳走,太阳落山;口渴了,想要喝水,喝了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向北去喝大湖的水。还没到,半路上渴死了。手杖掉下来,化为桃林。

何等平淡的文字,山海经的记载其实都是如实记录,极少想象发挥。

只是表达方式限于词汇量,很模糊,所以很容易误解。

首先我们可以认为,山海经的作者,至少是写这句话的作者,他是了解整部山海经所表达内容的。

他至少,没有像列子那样,也没有像《大荒北经》里那句话一样,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夸父。

少了几个字,少了主观思想,宽泛地看,这不还是跟神话一样吗?

实则不然,首先神话说他追到了太阳的地方,然而那不现实。

原文只写了‘入日’,这可不是进入太阳的意思,他要进入太阳了,上哪喝黄河、渭水去?难不成黄河在太阳里?

‘入日’指的是时间。自古都是日出代表白天,日入代表晚上。入放在前面,就是到了晚上的意思。同理,出日就是太阳来了的意思,也就是到了白天。

山海经从没写夸父口渴是因为太阳,也没有写太阳有多晒,更没有写夸父把水河干。

如果把第一句‘与日逐走’去掉,直接夸父入日,渴,欲得饮……也是可以的。

列子一样可以从中联想出:哇,夸父进入太阳了,然后好渴,想喝水……

但是山海经没那么写,因为山海经从来就没想说夸父进入太阳这种不可能的事。

整个后面的行为,就和太阳没有关系。

与日逐走是表示夸父往西边走,入日则是到了晚上。

可能有人要说:为什么要说‘与日逐走’呢?不直接写往西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