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瞧着和珅,一下子就看见了他身边敛声静气的福长安。

福长安出身富察家,但又不与富察家的几个嫡子亲近,反而被和珅教导的极正直,入值军机处这些年来也未曾有过什么错处,俨然是第二个和珅,只是身上还缺乏和珅的老成持重,是该出去历练历练方可。

选择福长安,乾隆就不必担心去调查的人会抱团撒谎欺瞒他,两方相互制衡,这案子才能查好。

且福长安去,也就等于和珅去了,如此,乾隆方能心安。

阿桂和福长安到了甘肃,几乎每日都有消息送回来。就在到达甘肃的当日,阿桂和福长安就分别给乾隆写了折子,说甘肃当地在下大雨,这场雨已下了数日了,看样子,还要再下上两三日。

从前王亶望要甘肃再行捐监之事,便是同乾隆说,甘肃干旱居多,灾情严重,因此要在有灾情的时候需要赈济灾民,从那之后,甘肃连年来的折子便是说甘肃干旱无雨。

似往年如今的这个时节,甘肃是绝不可能下雨的,谁知阿桂福长安去了,却说甘肃大雨,气候也完全不像是连年干旱的样子。

再往下底下查,便查出来惊天大案。

原来甘肃捐监的米粮全部都成了本色银两,他们收取的不是米粮而是银钱,那些银子这些年也没有用于赈济灾民,因为压根就没有什么灾民,全让甘肃上下经手的官员给贪了。

王廷赞是在王亶望调任后来接任布政使的。王廷赞这个人,原本是个清官,并不与如庆桂明亮那些人那样有那些坏习惯,他来了甘肃之后,很是不愿意也不能接受这边贪渎的事情,甚至还想过要去举报,结果被人给拦下来了。

他一个人,怎么拧得过甘肃全省的官员呢?他没办法,再好的心志被天天这么磨着也受不住,最后王廷赞也跟着这些人同流合污,他利欲熏心,同他们沆瀣一气,最终也走上了贪渎的道路。

案情报到乾隆这里,乾隆气的脑壳疼,简直是大怒。

一想到甘肃的情况,乾隆就把总督勒尔谨拎出来骂一顿。两任布政使在甘肃这样搞,勒尔谨怎么可能没有责任呢?

王亶望已经调到浙江去了,但跟这事儿也不是没有关系的。乾隆这会儿没有任何的袒护之心,这样影响巨大的贪污案件,如不严惩严查,将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都不用和珅甚至任何人去说些什么,乾隆自己就定了严查严惩一查到底绝不宽纵的决心。

去浙江调查的人,乾隆选中了和琳。乾隆令闽浙总督陈辉祖调查王亶望,让和琳跟着去督查,是怕浙江有人阳奉阴违保着王亶望。

要不查倒也罢了,结果一查才知道,浙江这边也一点都不干净。

甚至连陈辉祖都不可信。王亶望的事情板上钉钉无可更改,他的家产被查抄籍没后送到京城,乾隆亲自看过单子,发现那些东西都平平无奇,甚至银两都没有多少,完全不像是个贪官,尤其是王亶望参与这些事情这么多年,根本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点银两。

一定是王亶望将贪墨的银两转移了。

乾隆令陈辉祖和琳再严查。

结果陈辉祖在这方面就有点消极怠工了,说是找不到就是找不到。和琳可没他那么多事儿,和琳是带着圣旨来的,他虽是协助陈辉祖断案调查,但实际上是作为乾隆的眼线来的。

来的时候乾隆特意将这个他因和珅很信任的少年叫了去交了底,乾隆告诉和琳,这案子是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的,不管是谁,都不能阻挡这案子被查出来。如果陈辉祖有任何问题,让和琳不必管他,自个儿将案子也要查清楚。

和琳是和珅的亲弟弟,又跟着和珅混了这些年,虽说兄弟两个执着努力的方向不一样,但和琳手下的手段可一点都不含糊,和珅教出来的人,怎么可能轻易就被陈辉祖这么糊弄过去呢?

和珅本意,这次的案子他是没想着要把和琳扯进来的,但是乾隆圣旨下了,就信任和琳,就要将和琳送到浙江去查案子,和珅自然是让和琳好好表现的。

和琳心里也很清楚,这方面,他和他哥的志向是一样的,这事儿上他的底气太足了,陈辉祖一消极怠工,和琳压根一点都不含糊,他就觉得陈辉祖肯定有问题,和琳雷厉风行的短短数日就把事情给查出来了。

陈辉祖果然就是有问题的。

这陈辉祖自己就不是个干净的,再遇上王亶望,简直是一拍即合。王亶望那些查不出来的银两,要么让陈辉祖私藏兑换掉了,要么被陈辉祖以银换金给处置了。最终从陈辉祖出查得银两有一千多万,这其中至少有八百万是王亶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