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不惯着他们,部署妥当后,挑了一个问题最大的甘肃省,在乾隆跟前把盖子罐子都给他踢开了,让甘肃省的问题一股脑的全部暴露在乾隆面前。
入秋的时候,属甘肃河州的循化厅撒拉族人苏十三,因不满朝廷的压迫和歧视,率一众人起事进逼兰州,乾隆怕兰州不保,急调连城徐州陕西等地援军进剿。当时数万军士汇聚省城,军费兵饷成了很大的问题。
由于官军不能速胜,乾隆震怒,撤了陕甘总督勒尔谨的职,一时甘肃地方官员惶惶不可终日。时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为了摆脱困境,主动向乾隆帝上奏。奏折说:“臣甘愿将历年积存廉俸银四万两,缴贮甘肃藩库,以资兵饷。”
这折子乾隆接着了,看的时候军机处众人都在,乾隆瞧了直皱眉头,倒是没有开口说些什么,像是有话要说,但又不想说出来的样子,他环视众臣,直接就点名了和珅,问他对这个折子有什么看法。
和珅早等着了,他一眼就瞧出乾隆对王廷赞的折子有意见,却不肯说出来,他这里却没藏着掖着,直言道:“回皇上,奴才是想,王廷赞不过是甘肃藩司,布政使的职务,怎么就有这么多银子愿意白白拿出来充作军饷呢?”
第94章
甘肃地瘠民贫, 官场清苦,按理说,王廷赞作为一省之布政使是绝拿不出四万两私银来的。乾隆一看到折子上的这个话, 心里就起了疑惑, 只是因着甘肃事多,王廷赞也是为时局着想,乾隆遂未将这话说出来。
但他心里有话想说,指望着底下的臣子能看出来, 旁人他还是信不过, 总觉得话不能说到点子上, 直接就点了和珅的姓名,果然和珅明白他的心思,一语中的。
乾隆想起庆桂明亮先前闹出的那些事情, 虽然他处置了一些,但肯定是没完全处置的, 甘肃那会儿不是也进献了很多银钱么?
那会儿不觉得什么, 也没深想, 如今形势这样严峻, 乾隆忧心甘肃战事,就怕会有什么拖累,因此一想起来, 便觉得甘肃如今还是太乱了些。
乾隆有心想要遏制不正之风,如今重用和珅便是他的决心,再往早些年回溯, 要知道,甘肃可是允准捐监的地方。
甘肃地处西北,灾情经常发生。
凡愿意取得国子监监生资格的读书人, 按规定数目向当地官仓捐交豆麦谷粮,取得资格的便可以应试入官,称之为“捐监”。
遇到灾荒时便可以用这些粮食赈济灾民。但是在实行过程中,由于弊端丛生而一度停止。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在王亶望任甘肃布政使后,以甘肃灾荒连年,仓储不足,可恢复旧例用捐监粮米赈灾为由,说服陕甘总督勒尔谨,于是过后不久,甘肃各地又开始捐监了。
王亶望后来调离甘肃到浙江去了,接任的便是王廷赞。王廷赞来了之后,捐监依旧是在继续的。
乾隆起了疑心,便决意要调查王廷赞。甘肃的战事照常,这边的调查也不能松懈。接旨往甘肃调查王廷赞的,是阿桂和福长安。
福长安的妻子沈佳氏也查出有了身孕,但这是个机会,和珅早已同他谈过,圣旨下来后,他就去了甘肃,与同样赶往那里的阿桂在甘肃汇合。
福长安走的时候,还曾有些担心的同和珅谈过,怕阿桂因为过去的一些过节而在甘肃查案的事情上故意同他们唱反调,干扰查案。
和珅让他放心。和珅还是了解阿桂的。
阿桂同他们确实是有过节,在别的事情上,和珅确定阿桂如有机会的话一定会同他们对着干,但是在遏制贪渎这件事上,阿桂还是正直的,和珅相信阿桂不会跟他们对着干,甘肃的事情,阿桂一定会好好调查,不会借机为难福长安。
阿桂这个人,或许有些时候有自己的脾气,也没有那么的完美,但是在朝中这股愈演愈烈的不正之风中,阿桂是素来不与他们为伍的。
多年前阿桂族兄海晟的事,阿桂倒是想徇私来着,结果和珅的秉公办理,就压根没给阿桂徇私的机会。
前些年乾隆重用和珅,怕阿桂记恨和珅两个人不对付影响军机处内部平衡,阿桂就多在在外征战,不常回京。后来乾隆重用庆桂和明亮,和珅就被丢开了,那会儿乾隆贪图享乐,就更不爱让性格耿介的阿桂回京了。
庆桂和明亮是远离了,又把和珅调到跟前来,乾隆还是舍不得让和珅去甘肃调查王廷赞的案子,和珅走了他总觉得朝中无人可用,这时候就想起阿桂来了。
正巧阿桂那边战事告一段落,乾隆就让他过去了。剩下跟着去的人,自然是不能越过阿桂的,但又不能随意选人。阿桂的人不能再选,跟着去的人又务必要机灵懂事,更重要的是,不能也是个贪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