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我就是想弄一档类似真人秀纪录片这类的美食节目。”

在陶暮的策划书里,这档节目就围绕着开在后海胡同里的宋记展开。节目组的工作就是跟拍宋老爷子每天的生活,早起买菜,饭馆开张,烹饪食材,讲述每一道食材的历史渊源,每一道菜曾经在历史上有过什么样的故事,然后引申到饭馆里的客人,每个客人在吃这道菜的时候又有什么样的故事,甚至是街里街坊们的故事,最后把主旨引到饭馆老板宋老爷子的身上,引出宋老爷子的故事。

在陶暮的构思中,这档美食节目可以采用单元剧的形式来做。之所以这么做,陶暮就是为了让更多的观众感同身受。这样他在号召网友们抵制圣安集团旗下的饭店酒店的时候,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同仇敌忾。

当然,这部分盘算肯定是不会写在策划书里面的。

“你这项目有点大呀。”凭着对专业的敏感度,表演系的老师立刻意识到陶暮的勃勃野心:“你是想做一档有情怀有底蕴的美食节目。那你不光需要旁白播音和文案,你还需要编剧和演员吧。”

陶暮皱了皱眉,认真说道:“我没想过用专业演员。我觉得让节目组拍食客们的故事,会更有真实感。要是让专业演员担任角色的话,观众看到那些脸熟的面孔,就不会有那么强的代入感了。”

“但是普通食客在镜头前的渲染力不够吧。他们能拍出你想要的那种感觉吗?”表演系老师对陶暮的策划很感兴趣:“我觉得你可以跟学校合作一下。完全可以让你那些师哥师姐们在节目里客串一下。他们是专业的演员,受过专业训练,但又没有什么表演经验。完全符合你的需求。”

表演系老师似乎也能看出陶暮的顾虑,补充道:“至于你想要的真实感和代入感,我们完全可以采用纪录片的方法拍摄这个节目。你刚才说真人秀是吧?我们采用食客们的故事,让一部分真正的食客出镜,事后也可以做出本节目完全是有真人真事改编的声明。我觉得不会太影响观众的代入感。毕竟你要考虑到,情感的渲染也是代入感的一部分。”

陶暮若有所思。表演系老师也不强求:“这样吧。你回去考虑一下。我这边呢,先帮你联系一下播音旁边和文案这方面。依照你的要求,普通老师肯定是无法胜任这项工作的。我会想办法,帮你联系一下曾经在国家台担任主持人的白安白老师。他的嗓音非常醇厚,而且沧桑,应该符合你对这档节目的氛围要求。至于文案方面,我可以帮你介绍蒲蔺苍蒲老。他老人家曾经写过一个京城小吃的系列散文。他的文笔应该能胜任你的需求吧?”

陶暮简直就是喜出望外,连连点头道:“太能了。多谢岑老师。”

岑文摆了摆手,笑道:“不用客气。帮学生解决难题,本来就是我们当老师的应该做的。”

陶暮腼腆一笑。从岑老师的办公室出来后,陶暮接到孟齐的电话:“……《互联网观察报》想要采访我?”

《互联网观察报》是华夏互联网界很有名的一个期刊。顾名思义就是喜欢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解读华夏互联网业的发展状况,从而引申到华夏商业的发展动态。因为报道内容偏向商业性和娱乐性,伸手读者喜爱,可以说是一款影响力比较广的科普类周刊。

陶暮想了一下,觉得接受《互联网观察报》的采访,对于飞讯网的宣传也有一定帮助,顿时答应下来。

考虑到陶暮的学生身份,《互联网观察报》很体贴的把采访定在晚上六点钟,地点就在飞讯网总部。

《互联网观察报》的记者在开始采访之前,还征得陶暮的同意,在飞讯网总部转了一圈儿,采访了一下除技术部等保密部门以外的其他工作区域的工作环境,美其名曰“给你们招聘增加一下宣传力度”。

因为飞讯网自带飞讯娱乐这个大杀器,以及那十多位曾经抹黑过陶暮的同行们的前车之鉴,《互联网观察报》这位同行一开始表现出来的态度就非常友好。接下来的采访过程,自然也是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