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刘据皱着眉,闷闷答道。重生一世,他确实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一些人的命运。比如沙盘,比如李广。这些事情是他投入了努力的,他也愿意看见这些改变发生。可是东方朔的事情却是他没有去做却依然改变的事情。似乎重生一世,历史的轨迹也会慢慢改变,这样的认知让刘据无所适从。
面对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据唯一的优势就是领先了几年的见识,或者对实事发生脉络的清晰,若是这唯一的优势也是变化着的,那有让他怎么去参考,怎么去计划?
那最终的结果是不是略有差距,却也好不到哪里去?
刘据有些黯然,一种对于未来的无知的茫然感觉渐渐进入他的心灵。无影无形,如影随形。
“臣观太子的起色,忧馋恐惧,难以释怀。长久以往,恐怕会损伤其身。不知太子究竟有何烦心之事?”东方朔看着犹犹豫豫的刘据,心下暗自翻了翻白眼,决定主动出击。
“没有。想来是大病初愈,身体消弱吧!过几日就好了。”刘据勉强笑道。他不想把自己的事情对着无关的人说。前世今生的太子生涯让刘据明白这些事情的危险之处。虽然与他人想必,刘据的城府心机明显不够,却也不会天真的将自己的秘密到处乱说。
拜托!自从你上次生病到现在已经快四个月了,早就过时了的借口就不要随便拿出来乱说。这么不诚心的敷衍我就是想信也不好意思啊!东方朔暗自腹诽道。愈发觉得师门安排下的任务的艰难之处。
既然无法从内心排解心魔,东方朔决定还是先做好外部努力。于是对着刘据诚恳的说道:“小臣虽然身处俗世,人也是俗不可耐。却也向往出世之人的洒脱翩然。幼时因缘际会,习得道家圣典《抱朴子》养心静气篇。常年修习可以养心静气,平和心神。有很好的功效。现如今陛下旨意,让小陈为太子讲课。可惜小臣学艺不精,对于文章典籍之类向来没有什么研究。也不是什么当世大儒。如果太子不气,小臣愿意教导太子修习养心静气篇,不知太子意下如何?”
刘据闻言,有些好奇的打量了一些东方朔。其实对于东方书这个人,刘据虽然接触不多,却也风闻已久。听说他少年入仕之时献给父皇的典籍就有好几个牛车。为人风趣诙谐,不拘世俗。现如今说自己学艺不精,一定是谦词了。不过刘据也没有再次学习那些儒家典籍的意思了。前世几十年的时间几乎都用来学习那些东西了。最终闹得个人死灯灭的下场。重活一世,没道理还将时间浪费在这些上面。
所以听闻东方朔要教他修习《抱朴子》,刘据也是无可无不可的点头同意,权当是打发时间吧。
只是东方朔看着刘据点头应允的样子。却面色凝重的开口说道:“若是太子殿下同意的话,还需要答应小臣一件事情。那就是不可以对任何人说起小臣教您养心静气篇的事情。也不能把养神静气篇的内容透漏给任何人知道。”
刘据有些诧异的看着神色凝重的东方朔。有些不自在那张平日里嬉皮笑脸的面容突然正经起来的样子。却也理解有些门派敝帚自珍的规矩。况且以自己太子的身份,想来也没有机会做什么传道授业的事情。于是理解的点头应道:“没问题!”
第17章
元狩四年春天开始的漠北之战,是汉武帝精心准备几年的战役。调集了10万多骑兵,分为卫青、霍去病两大骑兵集团,并以大量步兵和14万匹马做为运送粮食、衣物、军械的运输大军。将军卫青和骠骑大将军霍去病领命率军北进。此时,匈奴单于主力已退至漠北,并将其军需辎重转移至更远的后方。卫青出塞后,从俘虏口中得知匈奴单于不在东面,而正在自己的方向上,遂兵分两路前进:以前军李广部与右将军赵食其部合兵一处,沿右路前进,掩护自己的侧翼,攻击单于军的左侧背,卫青自率主力沿左路向单于进击。
大将军卫青所率之军向北前进了1000多里,发现单于主力军正陈兵等待,经过激烈的战斗之后,卫青率军击溃单于主力,追至真颜山(今蒙古纳柱特山)赵信城,缴获了匈奴屯集的粮食等军用物资,补充了自己的军队,停留了1天,放火烧毁了剩余军资和赵信城,胜利回师。
而从东路出击的郎中令李广和赵食其军,由于迷失了方向,未能如期到达漠北,等卫青率军回师行至漠南时,才与李广军相遇。李广认为自己与匈奴征战一生,今天失败,岂非天意,随即自刎而死……
这些是刘据轮回之前的记忆,而李广的悲剧形象也成功的给向来讨厌军事的太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犹如日光倒退般的重演,让时间之河的流向没有改变,只是在浅滩拐弯之处,稍稍发生了偏折——比如说这一世的李广因为军事沙盘的记录和之后刘据悄然送去的指南针而准确守时的接应到了浴血奋战的卫青大军,解救了原本应该死去的众多的将士,所以在班师回朝的庆功大典上,刘据又看见了因为战功封侯而得意洋洋的李广将军。呆了一会儿,觉得实在是太过吵闹。刘据看着众人没有注意,起身缓步走出了宫殿,一股清风袭来,刘据顿时觉得清凉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