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多山,缺良田,也就是这些年有地瓜,否则恐怕绝大多数地方都得年年饿死人,既然如此为何不向台湾迁移呢?台湾面向大陆这面全是最适宜水稻的平原,而且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全都开发出来养活五百万人口轻而易举,这样的好地方丢给荷兰人,那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
杨庆说道。
郑芝龙笑着举杯。
杨庆举杯相碰两人各自一饮而尽。
海上贸易问题解决了第一步,但接下来杨庆暂时还不准备把事情搞得更大,他现在只是搞定外销,但真正的根源依旧没动,真正让大明朝廷在海外贸易上几乎得不到收获,根源并不是郑芝龙一家,而是沿海所有士绅都是郑芝龙。事实上大明向南洋的商船并不多,每年到巴达维亚的不超过十艘,荷兰人那里有明确记载,而巴达维亚又是南洋最大的贸易港,可见大明商人主动的南洋贸易规模很小。
真正让大明海关税收流失的,是沿海士绅的小船在近海海岛上和外国商船之间的直接交易。
这个问题郑芝龙不会管的。
事实上杨庆同样也没有能力去管。
哪怕他让海军在沿海不断巡逻也没有任何用,因为他的海军肯定会被拖下水变成走私者,就像咱大清水师和英国人合伙经营鸦片一样。
国营也不行。
大明的茶叶本来就是国营。
但事实上全走私,在皇权不下县的时代,什么政策只要士绅不配合都是白扯的,等他把皇庄渗透得遍布江浙乡村了,那时候再动手也不迟,现在无论搞什么改革都会被瞬间玩坏掉的。他现在第一步先把这个大明版东印度公司搞起来,至少这个环节只需要搞定郑家,而沿海那些小的南洋航线海商吸纳进这个垄断集团就行。
大明的海运不存在内部竞争,因为出去的船很少,最主要竞争者是欧洲商船,但事实上荷兰人欢迎大明商船将货物运输到巴达维亚,在那里大明商船都会受到欢迎。
“那么还有一件事。”
杨庆说道:“咱们的援朝军该启程了。”
多尔衮转向关内,给了朝鲜人收复北方的希望,但他们自己是绝对没这个胆量的,正好杨庆也想拉李自成一把,从后方牵制一下清军,那么之前崇祯承诺,但至今没派出的援朝军就该启程了。
“不过还缺一个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