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 122 章

“肯定是我们家二丫,我们家二丫手最巧!”

“你们家二丫都有娃了,哪个小媳妇儿还一门心思往外跑,肯定是我们家二丫。”

“我觉得是我们家二丫,我们家二丫最聪明了,还识字!”

吴老爷子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掀了掀眼皮子,继续念:“括号,吴柱子媳妇儿。”

乡下娃如果不取个正经名字,重名的多了去了,沈家选人的时候当然考虑到了这个,遇到重名的,就写上家人名字。

“是我,是我!娘,柱子,我选上了!”年轻的小媳妇儿激动不已,高兴得差点儿蹦起来。

说是小媳妇儿,其实不过是个才二十来岁的年轻姑娘,却已经嫁人生子了,甚至孩子都已经两三岁。

“诶,选上了好。”旁边大妈笑出一脸褶子,接受完旁边其他人的羡慕和吹捧,又忍不住敲打儿媳妇:“要不是柱子给你说好话,我可不会放你来报名,你可得念着柱子的好,别在城里头待野了心。”

“娘我晓得,你放心,我挣了工资就寄回来,给您买麦乳精,给咱家盖新房子!”

一家人喜气洋洋,仿佛已经看到新房子在朝他们招手了。

家里或者亲戚里有人被念到名字的都高高兴兴,其他没念到的却心急如焚,眼巴巴看着吴老爷子,恨不得催他念快一点儿。

“李小红。”

“嗨呀我们家红红选上了!”

刚还在田埂上亲热聊天的婶子们瞬间翻脸:“你不是说你家红红胆子小不去城里,没报名吗?”

“我就客气一下,谁知道你当真了。”

“王小娟。”

“……你不是说你们家娟儿大姑娘要说亲了,不凑这个热闹?”

“我找人算过了,我们家娟儿这两年不适合结婚,得晚两年,姻缘更好!”

两个婶子对视一样,同时呸了对方一声,忿忿道:“骗子!”

“林素萍。”

“这谁啊,名儿还怪好听的。”

“是哪家读书的娃娃吗?”

“不晓得,老林,是不是你家的?”

“不是不是,我闺女不叫这名儿,咱也取不出来这种。”

没人认领,吴老爷子又念了一遍,然后说:“有认识的给林素萍带个话。”

这时候才有一个满头是汗的妇女晕乎乎举手:“我、我是林素萍。”

“狗娃他娘,你叫林素萍啊?”

“嘿,咱还是第一次知道!”

林素萍脸上表情像哭又像笑,要不是报名登记的时候,沈老爷子问她本名,她也忘了自己叫林素萍了。

十几岁之前,她是林家的林素萍。

可嫁人之后,她就成了别人媳妇儿,婆婆喊她老三家的,旁人喊她吴老三家的,建国他媳妇儿。

生了孩子,就成了娃他娘。

孩子一个个带大,从大娃他娘,到小花她娘,到狗娃她娘,她自己都忘了,她其实叫林素萍。

“狗娃她娘,你都这把年纪了,还能选上?你多大岁数了?”

林素萍呐呐道:“永河叔说能行。”

她本来是送女儿来报名的,正好遇见沈家二闺女沈秋英也在报名,她记得沈秋英跟她同年的,她嫁到上坎子村没多久,沈秋英就出嫁了。

看见沈秋英给她自个儿报名,林素萍惊呆了,孙子都出生了,咋还能去参加招工呢?

结果沈秋英理直气壮地说:“城里那工人,女的到五十岁才给退休呢,我现在进厂,还能再干十一年!”

林素萍听得脑子都麻了,是这样吗?

给闺女报完名,鬼使神差的,她折回去问沈老爷子,能不能给她也报上。

问了年岁,还没到四十,比沈二姑还小两个月,那没啥说的,直接就给登记上了。

这个事林素萍谁都没好意思说,想到还怪不好意思的,觉得自己一把年纪了还折腾,让人知道了笑话。

结果万万没想到,她竟然给选上了!

连林素萍这当了奶奶的人都给选上了,后来念的名单上面,也有一些“年纪大”的,比如沈二姑,还有几个过了三十的妇女。

一些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没机会选上然后就没有报名的,那叫一个痛心疾首。

那些人哪有自己能干,她们在家啥活儿都一把抓,那谁谁都能选上,自个儿也能啊!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这名单都放出来了,再报名也来不及了。

当天出的名单,不光有本村的,还有外村的,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本村居多,占了能有一半以上。

倒不是沈老爷子偏心眼,主要是本村人知道的早,比较相信沈家,来报名的人也多。

外村的有些半信半疑,报名的人没那么多,但也不是少,几个村子加起来就很多了。

不过本村的,沈家人就占了不少,长辈里头,沈二姑还有沈鱼四婶,都报名了,也都选上了。

同辈里,堂姐妹堂嫂们,除了手特别笨自觉选不上不打算丢人的,还有怀孕待产或者家里小孩没断奶走不开的,都报名了。

她们在名单里头,村里人不但没觉得不公平,还感到很安心。

沈家这么多人自家人都冲了,总不会是骗人的。

当然不是骗人的,名单公布第二天,沈鱼安排的人就过来了。

来的是陈泽海请来的一个老婶子,以及原本留在沈鱼店里的沈庆丰和曹满仓。

陈泽海原本打算人招好了他自己上阵培训,后来两人一合计,万一有人就是手脚不协调,还把人大老远退回去不成。

来回路费都得几十块,亏死了。

而且陈泽海很忙,他去了得找自己住的地方,安排家人生活学习问题,还要找合适的厂房,能买就买,不能买也要先租一个。

这么一来,再让他去培训员工,就太大材小用,而且耽误时间。

陈泽海就找了原先服装厂里一个退休的老员工,说是老员工,其实也就四十多岁。

人家也不是岁数到了退的,就是为了给孩子腾位置,儿子要结婚,没工作人家姑娘看不上。

这位刘师傅十几岁进厂,在车间干了二十多年,带了不知道多少新进厂的徒弟。

让她挑人,做个基础的培训工作,再简单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