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炒个差不多了,柳棠溪把面贴在了锅壁上。
过了一会儿,菜炖熟了,锅贴也熟了。
盛菜时,卫扶摇和卫伯生站在门口看了过来。
“去洗手吧,马上吃饭。”柳棠溪笑着跟二人说。
卫伯生咽了咽口水,说:“好。”
张氏见儿子如此,眼里露出来一丝忧愁。
柳棠溪不明所以,笑着解释了一句:“伯生还小,小孩子不经饿。”
她以为张氏是因为儿子刚刚的表现觉得丢人。
张氏叹了叹气,说:“也不小了,都六岁了。”
很明显,张氏话里有话。
柳棠溪眨了眨眼,没想通张氏的原因。不过,她也没有探听别人的意思,所以,笑了笑,没多问。之后,便开始盛菜盛粥。
柳棠溪是个会做饭的,饭做得很好吃,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只不过,菜里的油用得多了一些,李氏有些心疼。
饭后,张氏既没跟着下地也没去后山。
她上次拿回来的绣活儿前几日就已经全都绣好了,她本想过几日赶集的时候再去,顺便再买些东西。只是,如今家里没什么钱了,她还是早去一些好,到时候再拿回来一些,多赚些钱。
往年这个时候,相公和二弟早已经去镇上干活儿了。公爹、婆婆还有她,他们三个人去干活儿。二弟妹在家里看着孩子。亦或者,她和婆婆有时候会跟二弟妹换一换。
可如今,公爹病了,不能干活儿。且,婆婆还要照顾公爹,也不能下地去干活儿。再者,二弟妹月份也大了,不便下地。再加上,又多了三弟妹这一张口。
三弟去赶考的钱也没了……
一想到这些事情,张氏头都大了。
之前之所以没想,并非是没想到,而是没来得及去思考。毕竟,公爹病了,眼见着就快要不行了,全家都在为此事烦恼着。而这几日,三弟娶了媳妇儿之后公爹的病渐渐好了,全家也都在为此事欣喜。
如今公爹的病好了,这些烦人的事儿也渐渐显露出来了。
况且,她还有一些私心。
去年,家里说好了,等儿子六岁时就送他去隔壁村的一个老秀才那里启蒙。可去岁秋天,公爹突然病了,家里攒下来的钱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
如今家里几乎没多少银子了,她哪里还敢提这事儿。
她虽然心焦儿子读书的事情,可也知道如今家里最重要的是公爹的身子和三弟的科考。
从长远来看,只要公爹身子好了,家里的钱还会多起来。
只要三弟考中举人,他们家就会真的起来了,儿子读书的事情也不用操心了。
这些便是张氏想要早去的原因。
她昨晚跟卫大牛商量好了,明日起她跟着一起去下地干活儿,早日把地里的事情做完。到时候,相公和二弟去镇上打些零工,她跟婆母照顾好后山上的苹果园,再跟两个弟妹一起做绣活儿赚钱。
即便是跟着下地,她晚上也能做做绣活儿。
大不了多熬几个夜就是了。
拿好之后,张氏跟婆婆李氏说了一声,得到准许之后,张氏出了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