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非常明显的暗示,叫始作俑者悄悄地红了脸,就好像自己故意勾引似的。

叶凡躺着,李曜坐着,视线一高一低,彼此对视,空气中不知不觉升高了温度。

檐上的灰雀喳喳叫着,努力吸引心上雀的注意;燕子叼来春泥,一点一点黏在瓦下,准备生儿育女。

当此之时,若不做些什么,必然会白白辜负了这大好的春光。

李曜压下身子,叶凡反手抱住他的腰。

干柴烈火,就差一点火星。

突然——

窗外响起清脆的童音:“锤子兄,我来啦!”

“二小弟,让愚兄等得好苦!”

紧随而来的是一阵兴奋的脚步声,门板被拍得哐哐响,“舅舅,开门呀!你最爱的二小来看你啦!”

叶凡:……

李曜:……

长安侯大人黑了脸。

他后悔了,为什么不把开学的日子推迟到下个月!

不,就该一直推,推到明年!

***

北山学堂原本在李家庄园,占了一间南北通透的大屋子。

随着上学的孩童越来越多,原先的屋子占不下了,李曜便在北山校场西边划出一片空地,命人仿着现代学校的模样盖了一个院子。

长长的一排教学楼,坐北朝南,青砖灰瓦,整齐又亮堂。

院子里操场、厕所、游戏区一应俱全。

院墙和门是用木头围成的栅栏——这是叶凡的主意,为的是让经过的人都能看到这里有多好。

的确是好,村民们都在夸,比自家住的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也是因为建学堂的关系,原本应该正月底开学,一推推到了三月底,其间有孩子担心读不成书,几次跑过来问。

这下好了,不仅能继续读,还有了更大、更好的“教室”——这个词是莫先生从叶凡这里学的。

莫先生觉得极好,亲笔写了“甲班教室”“乙班教室”“丙班教室”等字样,让关五郎刻成小小的木牌挂在门边,打眼一瞅,俨然就是现代教室的样子。

葡萄园、面果地、菌房、运河,一连串的“工程”下来,附近的村民们,只要勤劳肯干的,都挣了不少钱,同时也意识到了读书的用处。

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大人送过来念书,束修分文不取,只需带一些米面换午饭便好——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升米恩,斗米仇”的麻烦。

学生人数变多,从前的半天课也改成了全天,莫先生一个人便忙不过来了。

就在这时,廖椁回到了北来村。

和先前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并不是受他人的指使,也没有带着任何目的。

实际上,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回到这里。

他幼年失去双亲,靠着变卖祖产读书应试,进士及弟的那一年家中已无任何积蓄,之后便被沈雄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哄来大宁县,监视李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