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识放空之前,黎明瑾脑子里冒出来了白志文下午那会儿那个灿烂的笑容,让他在迷煳之间也笑了笑。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黎老太就精神百倍地在院子里喊大家起床,大年初一可不能睡懒觉,不然整整一年都要做一个懒人,这是勤劳的村里人所不允许的。
没有成年的孩子们一个个都是睡足了的,起来没有怨言,只是天很冷,一个个缩着脖子站在院子里,看着其他人笑。
成了家的自然更不会说什么,打着哈欠起来洗把冷水脸,也就清醒多了。
一大家子人的早饭就吃昨天晚上剩下的饭菜,在黎老太的主持下,挑了几道适合早上吃的菜,由白秀荷和姜芷芸烧火温着,一会儿就热乎了。
吃过早饭,就该上山去祭拜黎家的老人了。
黎家在上河村属于外来户,没有宗族,族亲也就只有黎二爷家那一脉,人不多,可是相互之间的差异却不小。
黎成地和黎成粮兄弟两人看着别人家的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只有自家的日子没有起色,心里颇不是滋味。
其实要说起来,黎成地和黎成粮的日子过得也没有太差,就是普通村民的样子,只是他们心里不满,总觉得自己能够过更好的日子,尤其是同他们的大姐比起来。
他们两兄弟是怎么想的,黎家其他人管不着,也不想去管。
如果当初黎二爷家没有分家,黎成志或许还会想着这两个堂弟,可是当初他们不满意黎草叶带着秋哥儿回娘家,一意孤行非要分家,把黎二爷、黎二奶气得够呛,黎成志就不想对他们搭把手了。
黎成志这个长房长子没有表态,剩下的黎成力和黎成石自然更加不会做什么,这也就让黎成地和黎成粮几乎成为了游离在黎家这个大家族外的人。
村里人自然看得出来这些弯弯绕绕,所以即便黎家考出来了一个秀才,大家也没有对黎成地和黎成粮两家人有特殊照顾。
趁着祭祖的机会,黎成地和黎成粮两人凑到了黎成志跟前说话,想让大堂哥对她们印象好一些。
黎明瑾看到了这两位堂叔的动作,撇了撇嘴,对身边的黎秋生说:“堂表哥,你和堂姑现如今应该早就攒够钱,可以另外起房子了吧,怎么你们还是住在以前的老房子里?”
黎二爷家分家的时候,他们老两口决定跟着大女儿过日子,分到了堂屋和挨着的几个房间,位置在老宅的中间,左右分别是黎成地和黎成粮。
虽说三户人家早就砌了墙、重新开大门各过各的日子,但是毕竟还是挨在一起,低头不见抬头见,互相之间大概都看不太顺眼,早点搬出来,眼不见心不烦岂不是更好?
黎秋生看了一眼走在前面的长辈们,压低声音说:“老房子外公和外婆住了几十年,住习惯了不舍得搬。”
经过了姜芷芸的教育,黎明瑾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他了,听着这话,他眼珠子转了转,大概猜到了二爷爷和二奶奶的真实打算。
“堂表哥,二奶奶和二爷爷是不是想让你和堂姑手上多攒一些钱。”黎明瑾压低了声音问道。
房子住久了确实会有感情,但是如果有更大、更宽敞、更明亮的新房子可以住,大部分人都不会拒绝吧。
现在黎二爷和黎二奶的角度看,他们二老倒是有大女儿可以养老,可大女儿怎么办呢?外孙哥儿又该怎么办呢?
如果黎秋生一辈子不嫁人,黎草叶可以让自家哥儿养老,这样的话黎秋生就得孤独到老一辈子。
如果黎秋生后来嫁人了,那就要变成黎草叶晚年孤苦伶仃,没人照料。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手上有钱还能勉强过日子,手上没钱那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所以说到起新房子,他们两位老人家一直都不同意,说是老房子住久了,有感情舍不得。
加上黎草叶和黎秋生两人也忙,一个要在米线铺子做事,另一个要学医术研究草药,也就没有心力新盖一个院子,反正老房子住得下家里的人。
黎秋生没有否认黎明瑾的话:“外公和外婆肯定是想我和娘好的。”
“可是我看老房子如今越来越潮,住久了对老人身子不好,要不你们还是找个机会新盖一个宅子?”黎明瑾提议。
黎秋生冲黎明瑾抿嘴一笑:“不用,过不了多久外公和外婆就能住上新宅子了。”
“嗯?”黎明瑾没弄明白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瑾哥儿,有时候我觉得你很聪明,说什么事一点就通,但是有时候又觉得你傻乎乎的,一定要人把话说明白才能懂。”黎秋生耳朵尖微红,他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放在道路两旁的枯草上。
看着堂表哥这副样子,黎明瑾福至心灵突然懂了他是什么意思,联想一下堂表哥的情况,不用盖房子又能住上新宅子,他是意思已经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