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着对面的青年嘴巴张张合合,絮絮叨叨地说着令人听不懂的话。
周应煌是那种浓眉大眼的长相,相貌英气又不失诚恳正直,隐约中似乎有点记忆里虎生的影子。但隔了很多年,虎生的模样早已模糊不清,她也不确定是不是自己看岔了,直到渐渐回过神来,这才听到他絮絮的说话声一句句往耳朵里钻。
周应煌,不,虎生说,当年明家把她送走后不久,他离开平桥村跑到镇上,正好赶上来抓兵丁的人,就这样被稀里糊涂地带走了。他跑过几次,挨过几次打,后来就老实了。
他跟的那支队伍发不出粮饷,有一日底下的士兵哗变,他趁乱跑了出去,一边在街头乞讨,一边找回家的路。直到有一日他实在饿得昏了头,当街抢了一位夫人的手袋,打开从里面厚厚的钞票摸了一张,又想偷偷把手袋还回去,却被人当场逮住。好在那位丢了手袋的夫人心善,非但没有让人把他毒打一顿,反而还十分好心地让他填饱了肚子。
那位好心的夫人就是周夫人。
他与周夫人早夭的二儿子相貌有几分相似,后来被周家收为养子。
多年来他一直没忘打听父母的下落,直至几年前才寻到明贵夫妇的踪迹。两人多年来遍寻儿子不得,只能在他乡做点小生意赚钱糊口。然而明贵夫妇二人多年积劳成疾,疾痛缠身,被他接走后,一家人没过几天团圆日子,他们就双双去世了。
临终前,明李氏拉着他的手,让他务必照顾好妹妹阿菅。
直至这时,周应煌这才真正开始打听起她的下落。
少年时他只是周家的养子,虽有心和妹妹通信,却不敢给周家人说,怕他们嫌麻烦。当时他只想着她做大户人家的小姐,日子应该会过得很好,也没有用心找她。
这回借给明贵夫妇扶灵回乡的机会,他终于得以去淮城温家打听情况。
可温见宁当初在老宅待的时间并不长,府里的下人们多半已不记得还有这么个小姐了,拿钱的人只糊弄他说温见宁早已死了。周应煌再追问埋在哪里,对方也语焉不详。
最后,他只能失望而归。
直到他后来在报纸上看到了温见宁以本名所写的《永定桥》,这才从沙发上跳了起来,连忙又找人四处打听,听说温家搬去了上海,就派人去温公馆。然而温家人对外十分避讳提起温见宁的事,甚至还想反过来顺藤摸瓜查出他的身份。
周应煌只好把目光投向发表她文章的那份报纸,找上了钟家,并亲自登门拜访。
尽管一提到那位和他妹妹同名的作家,钟父总会岔开话题,可这样非但没有浇灭他的希望,反而愈发让他觉得,从钟家可能找到明菅的下落,来的次数越发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