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考虑到大学宿舍的条件,谢思宇选择了走读。青大离谢家住的燕大家属院有四五里路,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到物理系教学楼下,还不到十五分钟。

谢思甜更不用说了,学校就和自家挨着,走路十分钟不到,自然也选择了走读。

现在的大学宿舍,条件实在是差。一个宿舍八个人,一层楼一个卫生间,连个阳台都没有。哪像她以前的大学宿舍,四人一间宿舍,上铺下桌,还有独立的卫生间,热水24小时供应。

谢思甜和谢父是一起出门的,父女俩走在家属院里,引来邻居的一阵羡慕。燕大这么多教职工,子女能考上燕大的并不多。谢家两个孩子一个青大一个燕大,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父女俩进入学校大门后,又走了一会儿,在一个岔路口分开。一个去了物理系教学楼,一个去了经济系所在的教学楼。

今天是第一天上课,谢思甜的心里既兴奋又新奇。这和她以前的大学有很大不同,学生连课本都没有,都是油印的讲义。

谢思甜背着装满讲义和纸笔的书包,激动地走进教室。

刚进门,吵杂的教室突然安静下来,一道道目光刷刷刷地落在她的身上。

谢思甜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忙故作镇静地冲大家展颜一笑,准备找地方坐下。

结果,扫了一圈都没看到有合适的座位。

经济系一共有两个班,一个班40人,谢思甜所在的一班只有7个女生。大学生不像小学生中学生那样排座位,都是自由组合。她来得晚,其他6个女生正好坐了三张桌子,她落单了。

谢思甜也不矫情,正好看到一个空位,便大大方方的坐了下来。

同桌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穿了一件藏蓝色的中山装,衣服上别着一支钢笔,皮肤白的像个女孩子,头大眼睛大,有点像红岩里的小萝卜头。

“你好,我叫谢思甜,以后咱们就是同桌了。”谢思甜向男生做自我介绍。

少年楞了一下,像是没想到谢思甜会主动和他打招呼。在谢思甜真诚的笑容下,少年忽然红了脸,羞涩地说:“我叫严江淮,来自海陵。”

听着严江淮一口的江淮官话,谢思甜倍觉亲切。她本人就是江南人,在家时和家人说的就是江淮话,在外地才说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