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华点头,“差不多。”
老校长道,“有的学校才一个老师呢。不是不安排,咱们这边也确实是没那么多老师。但凡是能够教的,咱也不讲究学历了,都会给安排上。”
苏青玉问道,“你们给学生家长做过思想工作吗,有什么收获没有?”
吴楚华叹气,“苏市长,我们每个月都会家访,给那些学生家长做工作。可是愿意送孩子来的很少。这些愿意送孩子来的,也是因为家里没人带孩子,怕孩子乱跑,来这里学几个字。我也问过他们,我说学知识,以后有出息。”
“他们就说,能有什么出息,总不能去当工人。”
“我说现在国家改革了,以后没准做小生意,要会算账。多赚钱也好。”
“他们就说,越穷越光荣。”
苏青玉问道,“孩子们自己的想法呢?”
“孩子们倒是想来念书,因为来念书,就不用干活了。有时候小丫还会给他们弄点野果子做果干吃,都乐意来。可要是给他们讲未来,他们也不懂。没走出过山里的孩子,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最大的理想就是接我的班,在这里当老师。”
苏青玉道,“这么说,即便是为了不干活,孩子们也是愿意走出来的。”
吴楚华笑了,“是啊,能够不干活对他们来说就是最舒服的了。山里活多,男娃女娃都要做。特别是女娃,打猪草,捡柴火,还要带孩子。”
情况虽然不好,但是苏青玉心里总算是得到安慰了。
孩子们还小,可塑性强。他们还有渴望。思想还没有变得麻木。
了解了情况之后,苏青玉就离开了五小,又去了附近的学校看了看。就和吴楚华他们说的一样,情况都差不多。
考察完学校之后,她就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面记录下资源和生源两个词。
看完基层学校之后,苏青玉才着重的去了解当地种植的农作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