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马里曾是全国最大的水稻出口国之一,全国上下最不缺的就是水稻。但从3028年至今,这片庄稼地已经荒废了两年,此时摸着熟悉的稻种,大家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

……

“把肥料撒的均匀一点,不用在意肥料成本。”

五月十号,就在赤道国播种异地种子的同时,余省赵家乡阳阳荔枝园,王烁阳认真的播撒肥料。

赵家乡是全国最大的荔枝种植基地,共有三百多个荔枝园。3028年2月,龙夏发布经济作物抢收抢摘政策,赵家乡有一半基地支持政策,另一半则侥幸的没有行动。

阳阳荔枝园有三千棵荔枝树,当时距荔枝成熟还有一个月,家里原本不想摘,但是在当地政策的带动下,他们还是摘了。阳阳荔枝刚刚采摘完,龙南暴雨,赵家乡的荔枝一下子全死了。阳阳荔枝因抢救及时,损失程度较小。

在之后的两年里,阳阳荔枝跟着国家种菜种草种小麦。阳阳荔枝虽没有赚钱,但全球危机,也算养活一家老小生存下来。

阳阳荔枝占地二百亩,去年种的红薯。现在新一波的红薯刚刚收割,就在阳阳荔枝计划种红薯还是改种西瓜时,改良肥料消息发布。在看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全家一致决定:种荔枝!

这段时间,阳阳荔枝无酸雨种植基地订购了五百棵荔枝树苗。无酸雨种植基地是科技公司在未酸雨土地上建立的科技种植大棚,大棚里种植着各种经济作物,为防止酸土酸雨渗入,种植成本极其高昂。

现在市面荔枝价格二百二一斤,因90%的荔枝树死去,这些荔枝属于有价无市。

撑死胆大饿死胆小,王烁阳经过市场调查,决定用改良肥料改善土地,之后移植荔枝树,整个项目预计投产两千万。

现在改良肥料全国上市,阳阳荔枝提前订购了五吨,现荔枝园正在进行土壤施肥。按照改良肥料说明,先按一定比例进行施肥,等一周后既可以正常使用。

“大家热了就先喝口水,小心中暑。”王烁阳沿基地转了一圈道。现在下午三点,赵家乡最高温度四十二度,为了更好的完成施肥工作,荔枝园聘请了三十多个施肥工人。

“没事。”工人擦着汗道。

现在全球温室效应激增,余省从五月一号至今,白天最低气温就没低于三十五。这一个月,光赵家乡就有十个人中暑进医院。

工人们虽说着没事,但太阳温度太大,大家忙了一会,都去田边拿冰水解暑。这些冰水都是提前冻好的,然后放泡沫箱里用棉被盖着。冰水有一点点的化了,但放在额头,是十分便捷的解暑神器。

工人们坐在田边解暑,感到前所未有的舒心。就在这难得的休闲中,远处传来拖拉机的轰轰声。

王烁阳眯眼看了一下,这是父亲王庆海开着拖拉机过来。拖拉机是最新款的长风拖拉机,后面是1x2的车斗,此时车斗上摞着一个用棉被盖着的‘小山丘’。

三分钟后,拖拉机停稳,王烁阳走了过来问:“去哪了?”

王庆海是早上八点出门,今天施肥,一整天没有人影。

王庆海从前座上下来,接着一把掀起拖拉机上的棉被:“买这些了。”

在棉掀开的那一刻,不仅王烁阳,其他工人也有些愣住。棉被下面是一个绿色小山,小山上放着五十多个大个西瓜,这些西瓜皮薄圆润,上面的绿色花纹仿佛最美丽的音符。

王烁阳率先反应过来:“买西瓜了?”

“泰和的西瓜熟了。”王庆海道。泰和种植园是临县的西瓜基地,他和对方老板认识。

“多少钱?”王烁阳问。

“七块一斤。”

这是赵家乡的第一批西瓜,七块一斤不算便宜,但完全在可接受范围。

王庆海说完,从拖拉机上拿出一个长板子西瓜刀,接着切成一块一块,十分熟练的招呼工人:“大家先休息一会,过来解解暑。”

“不用!”工人们连忙拒绝。他们刚才听的清清楚楚,这些西瓜七块一斤,他们吃一块至少十几块了。

“有什么不用的,就是给你们买的!”王庆海不由分说的递上。不一会,工人们一人一块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