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啊?真的?你怎么没早告诉我?”

“上次去托他办的,想给你个惊喜。”

“太好了!”他跳起来扑到杨传厚身上。杨传厚赶紧抱住他,被他在脸上一顿亲。

“只能在沈市待一段时间,去不了别的地方。”

“那也好,只要能出去透透气就好,在这个村里两年真是太闷了。”

他是繁华的沪市长大的,从来没在这种穷乡僻壤待过,要不是被他母亲逼着去做了一年副县长,经常下乡,他连乡下什么样都不知道。

“爸爸和张叔呢?”

“他们不行,你是顺带过来的,比较好办。到时候把吃的用的都准备好,让成桐他们照顾着点。”

悠闲的夏季过去,忙碌的秋季来了。瑷珲县下雪早,进入9月就有可能下雪,所以要赶在9月之前把玉米、大豆等都收了,萝卜、白菜抗冻,等收完别的最后再收。每个人都忙起来,就连吴家7岁的亦凡都跟着去剥玉米,每天挣俩工分。青壮年更不用说,无论男女都去抢收,除了像罗利泽这样,家里不缺粮食,杨传厚禁止他多干活,村民们都是上完工抽空再去自己开的荒地里,没日没夜的干。

成片的玉米地里,女人们在前面掰棒子,男人们在后面刨玉米秆。突然一声尖叫:“大兴媳妇昏倒了!”

过了一会几个妇女抬着邹大兴媳妇到地头上,看见的赶紧跑去喊邹大兴。

“邹大兴,你媳妇晕倒了,赶紧来看看。”

邹大兴着急忙慌的跑过来,还有他家大姑娘枝儿,在不远的地方掰棒子,听见声音也来了。

“是不是累的?快背回去休息休息。”

大家七手八脚的帮他扶到背上,邹大兴背起媳妇,枝儿在后面托着,一路小跑着回了家。到家两人又是喂水又是按头的,人终于悠悠转醒。醒是醒了,脸煞白煞白的,说话也有气无力。

“我晕了?”

“你在地里晕倒了,我和枝儿把你背回来的。”

“娘,吓死我们了,你哪里不舒服?”

“没觉得不舒服,就是没劲。”

“饿吗?”

“不饿。”

父女俩对视一眼,害怕了。不是饿的,也没觉得不舒服,人就晕倒了,她这几年身体一直不好,但是没晕倒过。他们没有医学常识,只觉得晕倒人就要不好了。

“爹,咋办啊?”

“要不然我再去下马庄请郭大夫来看看。”像这些偏远地区的村子,生病了多是自己扛着,家里重视的要么找赤脚医生要么去公社卫生所,县医院是基本没有人去的,太远,他们也没有这个意识。

“吃了他几年的药,人也没见好,还越来越重了。”

“那你说咋办?”

“我听说队长家儿媳妇难产是被那个杨大伯的药治好的,家乐哥不还因此认了干爹。难产都能治,我娘这生孩子落下的毛病肯定也能治。”

“我也打听过,他那药可贵了,我们买不起。去年伐木人家救过我一次,都没好好感谢过,我这心里一直过意不去。现在又去求药,我们拿什么给人家?总不能我也去认个干爹,人家也不能同意。”

“我去求他赊给我们,我慢慢还他钱。他救我爹娘两条命,以后我做牛做马报答他。”

“人家不同意咋办?”

“我去求,好好跟人说,我娘都快不行了,总得试试。我先去做点吃的给我娘,等下工了我就去他家,你别管了。”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枝儿刚13,洗衣做饭照顾弟妹什么都干,还跟着大人一起上工挣成年人的工分。

杨传厚和杨明义下工回来,老远就看到大门口站着个女孩。

“杨大伯,明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