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后面一间办公室的门开了,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出屋,“张老师来了,我就是于凡。”
张烨和他握握手,“你好。”
于组长道:“去数学组了吗?”
“嗯,去了。”张烨道。
于组长点头,转身对其他语文命题组的同事道:“我说一下,今天开始,张烨老师正式加入语文组。”
众人闻言,好多人脸色都不太对劲。
于组长又对张烨道:“我给你介绍,这是廖齐廖老师,清华的,这是李蕊老师,人大的,这是马奇老师,师范的,这是苏娜老师……哦,苏老师不用介绍了,你们都是北大中文系的,肯定认识。”
苏娜笑嘻嘻道:“张老师,欢迎啊。”
张烨假模假样地跟她握了下手,“谢谢苏老师。”
至于其他人,则都不是那么热情,甚至很多人连上来跟张烨认识一下或说两句话的心思都没有。
于组长也看出这些教育界或文学界老学究可能跟张烨有矛盾或是有分歧,也没多说什么,直接让苏娜带张烨熟悉熟悉工作,他自己又回了办公室。
在语文组,张烨并没有得到在数学组那边的尊重,原因很简单,可能就是因为文人相轻吧,张烨年纪小,资历浅,在北大也就工作了一个学期,后来还被停职了,还跟文学界和教育界的同行发生了无数次的斗争和一些骂战,同行里跟张烨关系好的肯定有,比如苏娜,但跟张烨关系差的显然更多,有些文学教育界的人士甚至都没和张烨见过面,就早都把张烨恨上了,张烨这厮可没少得罪人,自然,看到张烨居然加盟了语文命题组,很多老师都是不服气的也看不上他的。
他们底下里窃窃私语。
“他怎么来了?”
“不知道啊。”
“老于怎么想的啊?”
“会写几首诗,就能来出高考题了?”
“太草率了,他不是因为骂人被停职了吗?”
“当初他提的《红楼梦》的争议现在还在呢,很多人都在质疑,这样一个学术不严谨的人,怎么能让他来出高考题?”
“张烨的数学水平我承认,是,你在数学领域是牛-逼,你担任数学组的第一出题人也没人有争议,可语文不一样啊,这需要中文水平的严谨也需要对语文教育的了解,这不是一个从业刚半年的老师能做到的!”
在数学领域,张烨的成就一目了然,因为一道题目或者一个数学猜想,你解开了就是解开了,你解不开就是解不开,水平层级很清楚,根本不需要多说什么,这谁都得认可。但在语文文学圈子里,界限就比较模糊了,武无第二文无第一嘛,这里面是很难分出高下的,你写的东西再没人看,再不受关注,专家和文学奖评委会认定你好,那你就是好,你资历就高,反之,你写的东西再多人看,再受关注,业内人士就是不认可你,就是挑你的毛病,那也没办法。
张烨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因为得罪的人太多了,在文学领域这一块,他作品的争议也一直很大。
年纪轻。
没拿过奖项。
业内存在争议。
就这三点,就注定了张烨在文学圈的尴尬位置,喜欢他的人觉得他是共和国文学界新生代的领军人物,不喜欢他的,觉得他是文学界的害群之马,想方设法要将他排挤出去,一直如此。
张烨对他们的反应并不意外,呵呵一笑而已,把自己该干的活儿干了,他也没打算跟这帮人有什么交集。
又跟苏娜聊了一会儿,了解了一下情况,张烨便拿了一摞试卷样卷,自己回了在二号楼的单人宿舍,优哉游哉地往床上一躺,开始一页页地研究起了那些卷子,期间也会翻一翻高中的语文数学课本。
其实张烨心里早都有了主意,突然临时推翻这一批高考试卷要加大难度,对别的命题老师们来说可能很难,可能根本无从下手或者时间不够,但对张烨来说却并不是多大的事儿,只要搞清楚了这个世界的高考状况和出题范围,这些事在张烨看来是易如反掌的,因为这厮脑子里别的东西可能没有,但高考试卷却是一堆一堆的啊!
09年江苏试卷。
10年河北试卷。
11年上海试卷。
要多少有多少,连九几年的高考卷子张烨都做过啊,他也是参加过他那个地球高考的人,做过看过的考高卷子,没有一百也就几十份的,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些合适的难度大的题目有效地拼在一起!
拿起笔,张烨开始试着出题了。(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