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文化之根,星汉灿烂

信息全知者 魔性沧月 5582 字 2022-09-23

其实就是指天上的银河,像是无数星辰砂砾密集排列,但又不是浑浊在一起的。

有点类似清澈的河水里面有无数鹅卵石与砂砾,静静躺在水里面的感觉,透过河水可以清澈看到砂石,鳞次栉比,一个一个的,大大小小,波光粼粼。

银河、天河这个称呼是很晚出现的,银河已知最早就叫云汉、霄汉。

古人给水系造了上百个字,偏偏选‘汉’来给银河命名,足见这个字的含义丰富与美丽,且内涵一定与银河的形象完美契合。

萧何说的没错,其名甚美。所以作为大汉的国号。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汉,是如星河一般璀璨的国家,而汉族,就是银河一族。

直到这个民族上了天,探索浩瀚宇宙,甚至都不住在地球时,这个名字也不过时!

我们就是银河之民!

但是!

唉,本来是个不错的结局,但如果只是说这个,那就是科普了。

我这个人,喜欢往上古追溯,有个问题,我不琢磨一下,我睡不着觉。

‘汉’并不是一个古老的文字,相反,它在汉字系统中,诞生比较晚。周朝时候才有,甲骨文里没有这个字。

而且汉水不在中原,乃在南方沧浪江的西边。所以上古时期,中原人也用汉水来称呼银河吗?恐怕不对吧?

那么,上古时期,银河叫什么?为何中原人没有把它流传下来?

这真的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是银河显眼,还是汉水显眼?为何周朝人,给银河取名为汉?乃是用一条河命名?

一般来讲,在逻辑上,这意味着先有这条河,然后才有银河。

周朝人给它命名,说明它没有名字。还用河名送给它,说明古人给汉江取名,都比给银河取名早!

这不奇了怪了?古人给无数条河专门造字,不给银河造个字?天上那么一大片银河,没有排面的?

这个问题,千古以来没人多想,奈何我好好的不码,喜欢想这个,确实是吃得太饱了。

对此,我有三个猜想。

第一,银河有名字,失传了,以至于周人要重新取一个。他们寻思着像天上的汉江,就叫天汉吧。

但这个猜想最离谱,搞笑呢,银河的名字怎么可能失传?

古人最重视天象!苍龙星象等各种星宿,自古就有,黄帝定过历法,颛顼定过历法,帝喾也修过历法,后来的历朝历代也都在修历法。

二里头遗址挖出个绿松石龙,跟苍龙星象一模一样。前不久出土的河洛古国一期工程,也有天文星象台,对应天上各种星宿。

北极星、火星、土星等各种星辰,自古就有名字,银河却没有名字?或者名字能失传?可能性太小了。

天上那么扎眼的一大片啊!失传什么也不会失传它!这种猜想,把银河的地位看得太低了。

所以,第二种。银河的名字没有失传,上古时期的确有个名字,叫什么不知道,因为传到周朝时,周人给它改名了。

把以前的名字废除,改叫汉。

勉强说得通,但是!这又把银河的地位看得太高,太诡异了。

周朝啥也没改,商朝传下来那么多名字,就改个银河?看银河不顺眼?银河是殷商人的图腾?

不是啊,殷商人压根不崇拜银河啊,或者说,迄今发现的甲骨文中,根本就没有对银河的任何记载!

这种记载,绝对不是周朝人抹掉,他们没那个本事,甲骨文大多数是早就埋起来,由现代人挖掘出来的。

所以殷商以及之前人眼里的银河呢?哪去了?

最早的记载就是西周,包括文物,这让我不得不想第三种可能。

第三,没有银河。

准确地说,是上古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西周之前,古人都看不到银河!

银河大家都知道,我小时候还能看到一部分,现在完全看不到了,夜晚我们抬头只能看到天狼星、北极星等少数星辰。

现在只能在无人的偏远地区,或者北极南极这样的地方,可以看到完整版的银河。

原因很简单,空气污染。环境越好的地方,光污染越低的地方,看到的银河越清晰。

根据空气污染程度,乃至光污染程度的不同,我们能看到的星星数量是不同的,看到的银河的清晰程度自然也是不同的。

大家通过上网查视频,可以看到银河浩瀚一片,那真是极为夺目。那是完整版,定义为百分之百。

西部高原,可以看到百分之八十左右的银河。

乡下旷野或山区,应该能看到百分之二三十左右。

至于城市,则完全看不到,天上是黑蒙蒙的,只有隐约的几颗星。

如此,以常理推断,古代应该能看到百分百清晰的银河才对,为何没有呢?

难道上古时期,有空气污染?还很严重?

我这不是无的放矢,倒也有些佐证。

西周《诗经》有云:“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意思很简单:天穹一角有银河,如明镜一般发光。在天上的织女从开始出来,一直到它落下地平线需要七个时辰。虽然花了这么长的时间,但织女在天上运行,却没有织成一匹布。

河对岸的那个牵牛的给她拿着箱子,但是箱子里头是空的。因为织女没有织出布来。

很朴素的一首诗,而且西周时期就有牛郎织女的传说了。

毕竟织女牵牛二星太亮,自古就能看清。织女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北极星。

我们都知道,银河传说就是天上的织女,用无数星辰给织出来的。

这个传说挺浪漫,但现在想来,细思恐极。

织,就是一个编织的过程,是散乱的丝线一点一点密集、丰富,最后形成整体的一条匹练!

周人为何要把银河,想象成慢慢织出来的感觉?为何要创造一个传说,说银河是织女星造的?

更细思恐极的是……西周诗经写的这首诗,说的不是她织出来了,而是她还没织出来!或者说没织完!

我是不是可以认为,夏商时期还看不到银河,天上的星星有,但不多,大约相当于我们改革开放前看到的星空,有各种明亮星辰组成的星宿,北极星、火星、土星、天狼星、苍龙七宿、猎户座三星之类的,这些还是看得到的。

但也仅此而已了,整体浩瀚如一条匹练的银河,上古人却看不到。所以给星宿取名,没给银河取名。

可地球大自然有自我净化功能,夏商时期环境慢慢恢复,西周时期变好了,世界又恢复了大自然原始未开发的模样,空气清新,星空耀眼!

周朝人,亲眼看到,天空越来越清晰的过程!

银河从稀疏到密集,从晦暗到明亮,从散落的星宿,到浩瀚如长河匹练,横贯天际!

他们见证了这个过程,每年抬头,都能看到比去年更清晰,更稠密的银河!

就好像一条条丝线,一个个星屑,在明亮的织女、牵牛二星中间,一点点地被织就出来!

如同天上勤劳的织女,每天运行十四个小时,夜夜不缀地梳理星带。

他们亲眼看到了!给它取了个名字:天汉!

天之霄汉如若地上之汉水,好似浑浊的河水突然变得清澈,‘沙’与‘水’变得泾渭分明!万千星辰砂砾如同渐渐沉淀下去,人们透过河水能看到它们各个鲜明浮现!

这种感觉,这种如汉水‘半江瑟瑟半江黄’般的见证,就活生生演绎在周朝人眼中。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斗转星移周而复始,从上古的晦蒙,到如镜子一般的小光,再到‘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犹如阳光一样浩瀚的大光明。

自此之后,对于重视天象的古人而言,银河成了再也绕不开,再也不可不提,必须为之歌颂,并寄予无限美好寓意的天象。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语曰天汉,其名甚美!

真的是美啊,这才是‘汉’这个字,最美的内涵。

而学了科学的我们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空气污染的环境在被大自然渐渐净化。

名为汉的我们的,如今经历工业污染,又看不到星空了,好似一场轮回。

那么问题来了,上古之时,为何会有那么严重的空气污染?什么东西污染的?

甚至极可能持续污染了很长时间,尧舜时才开始减少污染,夏商才开始恢复,西周时大自然才净化完毕。

那更早之前呢?炎黄、颛顼时期,什么玩意儿在持续污染地球大气?

唉,算了,这只是在讲汉字系列,不是讲山海经,姑且一说,姑且一看,就不联系在一起了,所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可能真的有外星人折腾过地球。

也可能地球拥有上古文明,他们也有工业时代,如我们现代一般狠狠地污染过地球,最后大倒退,重新来过。

甚至可能干脆就是远古核战争的后续影响,一场世界大战后,人类从石器时代重新开始玩,直到今天。

不要觉得不可能,还是有可能的。因为我们现代文明,如果被核战摧毁,只需要几万年,除了塑料与核反应堆,什么都不会剩下……

发明塑料可能是个巧合,钢铁城市,汽车轮船,统统撑不过一千年就会尘归尘,土归土。

现代建筑能撑过十万年的,只有石头……

唉,谁又知道呢?

虽然上古人看不到银河这一点,没有任何人提及,只是我自己瞎研究出来的。

但我觉得,很可能真是这样。

所以为什么呢?到底为什么银河会在西周时慢慢浮现,为什么上古会有空气污染呢?

我们的祖先到底经历了什么?亦或者他们做到了些什么?到底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东西湮灭在时间中。

我真的好想知道。

我恨不得去考古,恨不得一辈子都在研究先祖们,但我终究该码字了……呜呜呜。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

最新网址:

下载本书最新的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番外:文化之根,星汉灿烂)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