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这地方,守成有余,攻取不足,且北方受契丹人压迫,需要耗费大量的军费支出,两翼皆为大山环绕,除了晋与晋南地势平缓适合耕作以外,其他地方实在不值得一提,加上自太宗伐北汉之役后,河东路人口急剧减少,兵源也是不足,王爷如果要经营此地的话,怕不是一年半载所能见效。”郭利用分析道。
这倒也是实情,可是赵元礼经营清源军七年,竟然拥兵二十万,我真有点儿怀疑这些人都是从哪里拉出来的,难道说整个晋三分之一的男都出来当兵了么?
接着郭利用又说道,“赵元礼在清源军视事时,虽然算不上英明,却也是庸之主,再加上朝廷重视防御北疆的契丹人,每年都会拨付大量的军费,因此晋北的军费,几乎占到了天下军费的三分之一有余!赵元礼在经手时克扣了不少,才养得起这只大军!”
“清源军的实力究竟如何?”我对这个问题也有些感兴趣。
当初在攻打阳凉南关地时候。我依仗着重火器将城门给炸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服了胡云等人,基本上没有打什么硬仗。而后来夜入南关,又没有遇到大规模的反击部队,再后来郭利用听命交出了兵权。阳凉北关的大军纹丝儿没动。因此真地没有跟清源军实实在在地打上一场。
自然对他们的真实战力不甚清楚,此时问起郭利用来,也是想知道以河东路的财力物力,究竟能够养兵几许?
郭利用苦笑一声道,“让王爷见笑了!其实说老实话,我地七万大军。能够动用两三万就不错了,其他地人尽是些老弱病残,打仗地时候不拖大军的后腿就不错了,哪里还敢指望他们打胜仗?在三晋。真正能够打仗的队伍只有一支,就是那三关五寨的守军而已!”
汗!我顿时有些惭愧,原来郭利用看起来人多势众,原来只是一只纸老虎啊!怪不得赵元礼窝在晋不敢出来,一遇到风吹草动就将大军堵在家门口严防死守,想来他自己也是清楚的,这样的人马拉了出去也只有丢人现眼而已,当不得真地!
“那对于清源军,你可有什么建议?”我很快便想到了这个问题,既然清源军大部分都没有战斗力,我又该如何安排他们这些人手呢?
“裁撤!”郭利用的回答非常简单,只有两个字。
我皱起了眉头问道,“能不能说得具体一些,我要的是详细的可行地方案,不是一句空话!如果我将此事交给你来做,你会如何处置呢?”
郭利用不慌不忙地从袖筒里面抽出一卷丝帛来,双收捧到了我的面前,微笑着回答道,“末将早有建议,只是不知道会落在谁的手罢了,如今诚心献给王爷,还望王爷能够采纳!”
原来是有备而来啊!我慎重地将卷轴揭了过来,有些迫不及待地一点点展开,就这么站在寒风之看了起来。
卷轴上面的字体圆润有力,题目便是《河东攻略》。
我一看心立刻有些好笑,听起来倒像是网络游戏的攻略一般,再看时,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地写了许多条陈在上面,蝇头小楷非常之工整,便认真地看了下去。
只看了第一条,我便觉得郭利用此人如果不好好利用一下,实在是对不起他父母给他起的好名字了。
“煤铁之力,解盐之利,自当通行天下,则三晋可聚天下财货矣。”
下面几条提的也非常之肯,比如同契丹人在北疆互市,以日用品换取契丹人的良马金银等物,还有一些针对军政弊端提出来的改进意见,看了之后我似乎觉得这些意见是专门为我而写的一般,于是感到有些惊奇,便问道,“郭兄,你这条陈,莫非是专门为我写的不成?为何每一项上面都似乎是以我西北为出发点?可是看这笔墨字迹,又像是陈年旧物啊!”
郭利用顿时笑了起来,“这条陈确实是几年以前草就,只不过当时党项李氏称雄西北,我也是以之为出发点来写的条陈,却没有想到几年之内,王爷你平了党项,又占了关,大军将整个西北尽收囊,因此这条陈献给王爷你,倒是冥冥之注定了的。”
“莫非郭兄想过投奔党项李氏不成?”我顿时有些惊奇,心道这郭利用还真没有什么是非观念,居然想过投靠党项人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所幸我将李继迁给干掉了,否则这世上岂不是又多了一个铁杆儿汉奸?想到这里,我不禁为自己感到有些骄傲了。
事实上,投靠外族来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人不少数,西汉的时候就有个宦官行说向皇帝兜售自己的方略,结果不为所用,后来便投奔了匈奴,将汉朝打得稀里哗啦,若不是后来汉武帝横空出世,靠着一群不世出的将领,将匈奴人打了回去,这小没准儿真能打到长安也说不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