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国内的电影奖项李导很可能也不会参与评选——只有主演是华人的电影,想参加也未必参加得了。他要去,就直接去三大电影节或美国奥斯卡。

从实质利益看,国际范对昭阳未必是件好事。昭阳说到底还是要在中国发展,并不打算进军好莱坞,像《退场》这样的国产片比较有利于昭阳在国内吸粉,搭上它背后的项目方和导演,以后在国内电影界也更好立足。

即使有李方哲的名字打底,也改变不了《死在醒来之时》片酬更低、前景更扑朔迷离的实质。

何况,昭阳在这部电影的戏份只是男二,哪怕获奖,最佳男主角也轮不到他。

他今年28岁,如果明年电影顺利参展、上映,他29岁,如果不顺利,有可能拖到他30岁。放眼国内的同行,有人18岁就拿了影帝,他年近30,仍一无所成。

昭阳从没想过,他居然也有需要考虑对李方哲说不的一天。

“但是,”简星说,“它有可能载入电影史册。”

简星似乎有意把声音放得很轻,以此反衬这句话的掷地有声。

电影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当时票房平平,此后几十年、上百年却经久不衰,值得观众反复重温、深刻铭记的好电影,比如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肖申克的救赎》,就是一部亏本制作。

可一时的成绩改变不了真正的好作品震撼人心的本质。

“我突然,”昭阳一把抓住简星手腕,把简星微微吓了一跳,“想起一句话——”

“什么?”简星问。

“《约翰克里斯多夫》里说的,”昭阳有点怔,“我是希望我的作品流传,还是我的名字流传?”

简星不吭声,等着他说下去。

许久,昭阳呢喃,“我希望让作品流传。”

“我的名字,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