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顿森?”多吉困惑地重复着这个名字,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只说:“是一个美国人,一个美国人给我们建立的学校,还允许女孩去上学!”
何棠江知道,这个学校赞助者十有八九便是写作《三杯茶》一书的美国登山家摩顿森了。在登山圈,《三杯茶》和摩顿森都是一段传奇。这位上个世纪出生于美国的登山爱好者,在一次攀登K2时失败差点送命,幸运地被巴基斯坦当地村民所救。一段神奇的缘分,就此展开。多年后,他将自己的亲生经历写成《三杯茶》这本书,让世界知道了这份奇缘。
攀登K2遇险的美国登山家,在巴基斯坦当地人的救助下幸存,在认识到当地居民贫困的生活处境后,下定决心要改变他们的生活。他拼尽一切,为他们在这所贫瘠的土地上建造起了一座座学校。因为知识,是通往成功的最佳捷径。
何棠江没有读过《三杯茶》这本书,但是他十分敬佩的国内登山家严冬冬,就是此书中文版的翻译者。2012年严冬冬遭遇登山事故意外去世后,有一部分追悼严冬冬的登山爱好者一一整理了他的翻译作品,在大部分登山外文著作外,最醒目的就是这本《三杯茶》。
何棠江因为想要了解登山而认识了严冬冬,又因为认识了严冬冬而了解《三杯茶》,因为《三杯茶》这本书触及了山峰所处的这些国家的真实故事。他在这个圈子里越落越深,每一秒,都发现自己更加沉沦。
此时,听到多吉谈起附近就有《三杯茶》的作者资助的公益学校,何棠江恨不得立刻就让多吉带自己去瞻仰圣地。
还没等他试探着说出请求,那边被一群小孩包围的查林就大呼小叫起来。
“联上了,联上了!”
查林一边用胳膊护住屏幕,一边叽叽咕咕,
“别动别动,让我先查一下最近的天气预报!”
就在这时,老王从外面推门进来。
“小伙子们,徒步许可证补好了,准备出发!”
这意味着,接下来迎接他们的将是为期7天的徒步行走。从这里开始,没有车辆,没有住宿点,徒步100公里,攀登2000米海拔,风吹露宿,与冰雪伴眠,只为抵达最后的山川乔戈里峰的大本营。
“准备好了吗?”
老王看着他们,又问了一遍。
何棠江站起身,走到老王面前。
“准备好了。”
老王是有向导证的,本人也在巴基斯坦本地注册了登山公司。所以,临时变更行程的何棠江与查林,放弃了原本的徒步团队,选择了由同胞开办的登山公司组建的临时团队。
向导,老王,四十岁。十年登山及徒步经验,十年小卖部经验,十多年二道贩子经验。在巴基斯坦,他把能做到的职业都经历了一遍,最近还有开旅店的打算。
多吉,十五岁,两年背夫经验。
多吉弟弟,十四岁,一年背夫经验。
还有另外两个巴尔蒂人背夫,临时加入了老王的团队。所以他们此行一共有五位辅助人员,背夫将背负包括食物、装备在内的大部分物品。而何棠江与查林需要背负的,只有他们自己必须随身携带的一些徒步装备。因为这一次没有登山的打算,所有攀冰装备何棠江一概未携带。他们算是轻装上阵。
出发之前,何棠江依旧没能抽到时间去看一眼传说中摩顿森建立的学校。他只能带着这份遗憾,和遛养牵马擒鸡的背夫们,一起踏上前往K2的徒步路程,而这些羊、鸡,则是他们未来几日的伙食。
防晒帽、墨镜、防晒霜,做好高海拔紫外线的一切防备工作,何棠江将自己捂得跟个木乃伊似的,走上了徒步之路。
走路,是因为再往前,已经没有车能够开得进去了。山峰之间遍布林立碎石,暗藏深渊与沟壑,暗河与冰缝会藏在任何一个你意想不到的角落。如果没有一个熟悉地形的当地向导带路,走在这条路上,不如说是在与死神共舞。
即便已经经过了大半年的特殊训练,何棠江应付这段徒步路程,依旧是有些吃力。
十五岁的巴基斯坦少年们却仿佛天生适应这块土地,那些一米多高的巨石,轻而易举地就牵着羊翻了过去。每次看见他们穿着人字拖,走在海拔三千多米山地之间却仿佛如履平地,何棠江瞪着自己脚上几千大洋特地买来的徒步鞋,总有一种怀疑人生的错觉。
然而,生长在高原的民族,生来就具有这些优势,而为了生存,他们也会后天打磨自己的这些特长。这是与生俱来的差异,无法弥补。
查林情况比何棠江差一些,他只是一个登山爱好者,这个“爱好”真的只是纯粹的爱好而已,在进行K2大本营徒步路线之前,查林攀越过的最高的山峰就是家乡的峨眉山。
“这里和峨眉山,都是三千多米,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查林一边气喘吁吁地赶路,一边还不忘记冲何棠江抱怨,“来之前,我可没想到会这么累啊。”
何棠江刚刚在多吉兄弟身上体会到的挫败感,终于在见到查林时重新找回了自信。
这份自信还在逐步扩大。
从徒步行的第二天开始,适应了高度与强度的何棠江,就已经能不喘气地追上最前方的多吉兄弟的步伐。在查林缓慢地坠在他们身后时,他甚至已经有闲暇时间去关上路过的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