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岐山很清楚,这样下去的章鸿天只会比京城那位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倘若章鸿天当真带着人马杀到京城,杀入皇室,如他所言的踏平京城,碾碎世家,斩尽皇族,那将是大尧真正的炼狱,而章鸿天这样的人统治下的大尧,只会比先前糟糕百倍。
那才是大尧国真正的灭亡啊。
然而那不是孙岐山想要看到的,于是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理解的决定,他主动投靠了朝廷,并主动替朝廷平定匡义军。
他为此背上了几十年的骂名,他被全天下人诅咒,被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误解,最终还落得个亲人两隔,几十年不得见,如此依旧如履薄冰的下场。
什么封侯拜相,世人根本不知道,孙岐山在这背后承受了多少,又付出了多少。
他的一双儿女被迫压在京城三十年不得见,他的妻儿子孙全都在苏城,他与他们同样多年不得见,而他们还要因此而陷入危险,陷入算计,他无数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责当年的选择,可每每回首,他又会毫不犹豫的做出同样的选择。
他不回家确实是回不了,他也无颜面对妻儿老小,尤其是因为他而被迫留在京城的一双儿女,还有死去的儿子。
他没脸见他们,孙岐山有愧于所有亲人。
孙子柏心里感触,老侯爷或许对不起他的家人,可他对得起天下百姓,这样的大义孙子柏由衷佩服,毕竟不是谁都能为了大义而做出这样的牺牲,况且当时的老侯爷其实离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很近,不夸张的说,他舍弃的绝对不是家人那么简单。
孙子柏有心想要了解当年的真相,于是有意无意的套着老侯爷的话。
当年究竟老侯爷是如何与章鸿天决裂的,又是如何在万军之中砍下章鸿天的头颅,这件事孙子柏很好奇。
毕竟老侯爷与章鸿天的关系到底如何,事关那封能让孙岐山万劫不复的书信,他必须弄清楚。
这些隐秘之事按理孙岐山是打死不会告诉任何人的,但他刚刚亲眼见识了这孙子运筹帷幄的模样,那仿佛整个天下都在他掌控之中的样子着实将他惊着了,于是便也不再隐瞒。
当时两人已经彻底决裂,尤其孙岐山选择投效朝廷之后,昔日好友已经成为完全敌对阵营的死敌,且双方已经交手数次,孙岐山对匡义军明显有压制之势。
很快,孙岐山方势如破竹,而章鸿天则被他打得节节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