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125章 二合一

尤其是每天回来的时候,身上都有一个小小的口袋,背起来有点重量,一看那个形状就知道是粮食。

看见小孩们不在只是缩在房间里,而是被放出来在村中空地奔跑玩耍,看见明显一天天变强壮的人,也忍不住效仿起来。

金礼村世代生活在这里,没有和别的村子通婚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开始他们还不敢明目张胆的接济,不过慢慢试探过几次之后,胆子就大了起来。

甚至敢直接隔着军队的防守,和对面的人喊话。

“娘,这是你外孙去搬石头挣回来的粮食,你先拿回去和我爹两个人吃,记得回去劝劝你们村的人,有什么好怕的,桦国这边日子可好了,快点过来。”

“二伯,你不是会做哪些小孩子喜欢的玩意吗?这边不少小孩子都手上有余钱,你过来摆个摊,能供一家子的口粮。”

小批量地传递粮食,传递口信,驻扎的军队都像是完全没有看见一样。

在这样的呼喊之下,原本胆子小的人也开始升起挪动界碑的念头。

不过在浮台村之后,对面小国的朝廷就反应过来了,大多都下了命令,死守界碑,绝对不允许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各队都提着脑袋,开始严防死守,每天都巡逻查看每一块界碑,还恐吓附近的村民道:“投敌叛国,这可是株连九族的死罪。”

升起的想法,终究还是被吓回去了,不少人后悔道:“早知道就早点跟着浮台村的人一起动手了。”

强压之下,必有反弹,尤其是面临生存本能的抉择的时候,反抗的动力就更足了。

胆子小的人,真的开始慢慢——日拱一卒。

不过要说胆子大,还要数听了消息往边关赶来的难民。

手里拿着菜刀,拿着木棍铁棍,拿着石斧等等一系列防身的武器。

在面对军队阻拦的时候,逃难而来的难民们,没有几天时间,就从互相防备,变成了团结一心。

一面是怒火中烧,豁出命去的全力一搏,一边是心中意念有所动摇,多年未战的兵卒。

尽管武器有差别,尽管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但是就是凭着那股不要命额气势,难民们竟然还真的有一部分取得了上风。

再靠近界碑之后,难民们可没有什么日拱一卒的想法,直接用各种工具,直接将界碑从地里翘起来。

然后直接送到后面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当看见对面桦国的军队前来将自己包围的时候,难民们无不瘫软在地,手中紧紧抓住的武器都松开了,眼泪像是没有了阀门一样,成串的往下流,但是嘴里却发出畅快和解脱的笑声。

“哈哈哈哈,我们真的成功了。”

“爹,你看到了吗?我们真的过来了,不用被饿死了。”

“别哭,有什么好哭的,我们应该笑才对,该高兴的好大事!”

也有人急急忙忙的将已经饿得瘫软在地,走不动道的家人安顿好,然后顺着自己之前看到的方向,想赶紧去打工挣钱买粮食。

尽管各国都有下政策制止,但是效果好像并不是很明显,不知不觉中,桦国自西向南这一片的边境线,都向前延伸了不少的距离。

向外延伸最多的一处,加起来甚至都有七八个城池的距离了!

在城静枫的安排下,许多与水库相关的前涉准备步骤,都被安排在了边疆附近的城池里。

虽然她只将这部分活传到了火车能到的边界,但是接到各种活的人,不管是官府,还是商人,都不约而同地将这些活派送向更靠近边境的地方。

不说别的,单单是人工费,就便宜了不知道多少!

在城静枫的调度下,尽管边疆收拢了不少前来投诚的百姓,但是已经还是维持着基本的秩序,物价粮价工价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唯一有所变化的,应该就是驻守在边关的军队,变得忙碌了起来,练兵也变得更多了。

要警惕难民的成分,要随时处理难民的暴动,不过他们都没有户籍,走不了多远,也算是不难管理。

一切就这样很自然的维持了一个诡异的平衡。

从各国逃难过来的人,都无比珍惜现在的生活,不敢有更多的要求,毕竟理不直气不壮。

各国对这种情况都有些焦头烂额,甚至有心无力。

别说出兵还击了,连自己国家那些难民向外突围都拦不住。

即使杀鸡儆猴,也没有太大的效果,甚至加剧了向外突围的速度。

桦国西边到南边这一段,各国逃难来的百姓,正在悄无声息的承担着水库修建前的准备重任,努力换取粮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而不至于被饿死。

在桦国呆的时间越久,各国百姓们别的心思就越淡。

看着眼前这些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东西,心中趋利避害般的产生了归属感。

这种变化,火车当得起这个首要功劳。

在运送完凉州军去攻打匈奴之后,每一辆火车,就都回到了属于自己的铁轨上。

五条几乎遍布全国的火车,同时开始运营,带来的效果,简直是肉眼可见的。

就像是曾经城静枫在凉州,用水泥路将附近的几个城池都连起来了一样。

五条主要的火车线路,将整个桦国的领土牢牢地抓在了一起。

有了火车,各种原材料的运输,都便捷了很多。

全国各地的厂房,材料运输成本这一块,几乎直接降到了原本的一半。

原价不变的情况下,盈利的速度就像是插上了翅膀。

横跨全国的交通便捷,影响真的是方方面面的。

每一条主干道上延伸出去的支线,更是让这种便利加剧了不少。

商人们闻风而来,利用火车的便利,将自家商铺开遍全国,或者将自家货物推向全天下。

游学的学子们,也有了更加安全和便捷的途径。

行千里路的见闻,所学到的知识,还真的一点也不比读万卷书少。

在城静枫有意识地调控下,火车将各种京城中的发展,尽量同步到了全国各地。

虽然地域的影响导致的发达程度不同难以避免,但是也极大的带动了全国各地的发展。

尤其是原本或者贫穷,或者苦寒,或者落后的边关。

火车带来的便利,像是乘了一股风,直接从边关吹到了各个小国。

已经过来的百姓羡慕不已,努力表现,想要更好的融入。

还没能成功过来的人,想法愈加浓烈。

不过要数压力最大的,还是各国的朝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