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涧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普通到在这时间的长河中毫不起眼。
他的父亲是普普通通的工人,母亲是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一场意外带走了他的父亲,也带走了他的母亲,于是从五岁那年开始,时涧变成了一个孤儿。
五岁的时涧被大伯一家领养时,他以为自己可以重新有爸爸妈妈了。后来他渐渐明白,自己永远也不可能像哥哥一样快乐。
五岁的时涧过早得尝到了人间心酸,他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沉默不语,学会了站在小凳子上做饭,学会了打扫卫生。
他尽力得做着所有他该做的,不该做的,就为了能留下来。
但是很快,他被丢在了福利院。
那座福利院时涧恐怕到死都忘不了。
他忘不了院长的冷嘲热讽,忘不了孩子们的拳打脚踢,忘不了所有人的冷漠对待。于是他只能把自己藏起来,藏起来,再藏起来。
时涧生得好看,虽然不爱说话,但还是很快就被领养了。
第一家领养他的是一个教师家庭,丈夫是个初中教师,妻子是个小学教师。他们看起来那样和蔼,那样善良,对时涧笑的时候,时涧都以为自己看到了天使。
那是时涧第一次感到希望的降临。
被带回去的那天,时涧穿上了新衣服,换上了新鞋子,还有了新的书包和文具。坐在车里抱着书包,时涧看了看开车的“父亲”,又看了看坐在身边笑盈盈的“母亲”,他以为自己重新有了家。
被领养之后,时涧想开口同新的爸爸妈妈说话,但是他发不出声音。在福利院太久没有说话,他已经不敢说话了。
起初“爸爸妈妈”十分耐心得引导着他,宽容着他,让时涧以为自己可以等一等,再等等开口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