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边山寒 英桃 2457 字 2022-09-04

筷子能轻松插到肉里便关火,放冷水里快凉下来。

方氏在旁边撕扯着干菜,泡上。

凉后的猪肉控干水,放油锅里炸至表面金黄色,然后再放凉,切成片,抹上油料铺在炒好的菜干上开始蒸。

待饭菜上桌,众人洗好脸和手,梅菜扣肉也差不多好了,棕红的颜色,颤颤的肉片和油汪汪的菜干,让人看了就忍不住吞口水,再夹上一筷子,一口鲜香,肥而不腻。

李青文从前没做过这道菜,只是大概知道如何做,也是第一次尝试,一桌子人用“一扫而光”来表达了喜爱,就连一向喜欢清淡的李青卓都忍不住多吃了几口。

看着他二哥慢腾腾的吃了两碗饭,李青文想,那十斤的秤数,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达成。

往落脚的客栈走时,月光如华,李青文抬头看着清冷的月亮,想着码头上的江淙和远在边城的亲人。

同一个夜晚,盘坐在甲板上的江淙也看着同样的月亮,想着相差无几的事情。

第130章

李青卓休假了, 得了空,带着一干人等去到书院。

学院里大都京城子弟,前几日便回家去了, 平时拥挤的门口一下变的空荡荡的。

将年礼给门房的人,李青卓说要带亲属进去游看一番, 门房的人打开了大门,一众人等鱼贯而入。

他们这一行里面,不但有李青文和李青瑞,还有蒋立平的俩儿子, 原本也想让蒋家嫂子一同来, 方氏在榨菜呢,说啥也不一起,只让两个儿子去沾沾那书香气,希望日后脑袋能灵光些。

书院里青砖铺地,宽敞整洁,树木林立, 亭台楼阁, 墨香尤未散去。

文正书院毕竟历史久些,出过不少名人, 每一处他亭子或者水池都有些故事, 李青卓挑着他觉得真实的给他们讲。

大家伙只觉得很厉害。

李青文在高达四层的藏书阁前驻足片刻,听他二哥说, 这里藏书无数, 除了最顶层的,其他的都可以借读, 羡慕的不得了。

昨日他买的那些破破烂烂的书花了不少钱,在这里就读的学子, 坐拥这多好书,实在是令人羡慕。

藏书阁后面是论道说经的书堂,这里只有京城有名望的文人和学士来讲课,才会开放。

学院内一派幽静,穿着素淡衣袍的李青卓信步而行,身姿挺拔修长,与周遭的清雅之景尤为相称。

李青瑞看了几眼,心中欣慰,让二弟来京城读书,果真没有错。

这样想着,他又看了李青文一眼,幺弟也是块读书的料子,就看他意下如何。

文正书院的后山原来是一片田,从前学生们是要轮流下地务农的,以此来让他们知晓农活的不易。

后来慢慢的就成了种花,且有专门的花农来伺候,一大片一大片的,现在还有不少还开着。

围着书院转了一圈,然后再从大门出来,李青顺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不管咋样,以后好好挣钱,送他们的孩子都去读书,就算读不成,识字也是好的。

回去的时候,他们买了一袋子白面,想到昨日周从信送来的一整只羊,李青文顺便买了一捆子芹菜,他切芹菜,李青宏剁羊肉,方氏和面,做了一顿面条,每人碗里一大勺子芹菜炒羊肉做浇头。

吃过饭,李青瑞跟方氏说,要出去送信,今天定然回不来,晚上不用做他们哥三个的那份吃食。

他们这次来京城,带了好几包书信,除却送往大江南北的商队,京城也有几十封,收信人分散四处,得过年前送出去。

为了能快些,李青瑞特意打听了一番,找了对京城最为熟悉的马夫。

李青卓没去,他拎着李青顺等人在附近转一转,这次也坚持的叫上了方氏,不远千里来到繁华的京城,就算不买东西,也该出去看看。

所以,吃完这顿面条,小院的门一关,两拨人便分别走开了。

去往洪州的信都在秦冬梦身上,李青瑞手里的都是边城流犯和官兵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