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卓看见了,方氏也不藏着掖着,同他道:“你不是让嫂子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吗,我在家里时可不三天两头吃肉,买菜也不花钱。”
就这样,方氏把买菜的事情夺了回去。
昨天夜里,京城飘了一阵子雪花,天还没亮,起风了,起来的人还没怎看到雪,就被风给刮的一干二净。
京城这边要过年了,街道上置办年货的人越来越多,方氏挎着篮子拿着空袋子去买菜,心里头想的是,这回得提前预备些东西,要不该涨价了。
可以不买,但买贵了可是要心疼一阵子。
所以,她今天狠了狠心,决定多买点萝卜和白菜,另外再加一大块肥肉相间的肉,两只鸡还有猪肘子。
书院快要休假了,李青卓回来吃饭,该做点好的给他补补,离家千里读书太辛苦了,既然叫了自己一声嫂子,她得好好照看一番。
快要过年了,富裕的人家自然大操大办,日子普通的也不想在年节之日亏待家里人,所以一整天买东西的人都特别多,摊子上的菜肉很快就卖光。
小贩们也觉得来回搬送太麻烦,索性就把板车拉来了,这边摊子一空,那边便从车上往下搬。
原本这条路很宽敞的,一到腊月,人多,车多,往来行人都插不进去脚,更别说那大的马车了。
这不,有好几辆马车从主路拐到这里,一时间就仿佛牛陷进了泥巴里,寸步难行。
方氏刚到时,便看到这几辆马车,她并没有多瞅,京城里有钱人家多的是,更华丽的出行都见过不少,没甚可看的。
远的不提,就说文正书院的门口,那里进出的人非富即贵,每日宝马华车不断,住在附近的人早就见怪不怪了。
待方氏买好了一袋子萝卜白菜,那几辆马车堪堪走到她跟前,这时,车窗打开,里面探出一个毛茸茸的脑袋,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人,他开口对方氏问道:“这位大嫂,请问一下,前面是紫藤巷子不?”
说话的人有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乍一看跟老家养的狗眼睛很像,方氏心里生出几分亲近,指着远处,道:“就在前面,你看到没,那棵大树那里便是了。”
远是真的不远,但人太多了,半天才挪动了这么一块。
方氏也看出了他们的难处,立刻扯着嗓门吆喝道:“街坊邻居们行个方便,闪一闪,别被车压着新鞋,刮着新衣裳。”
出来买菜的谁穿新鞋和新衣服啊,但听到这动静,都下意识的躲了躲,刮破了衣服还得缝补,实在是麻烦。
她喊了这两嗓子,可是帮了大忙,一看人群开始向两边靠,赶车的赶紧催动马往前走。
有车在前头开路,拎着沉重袋子的方氏跟在后面,她刚走了没几步,车后面的门突然开了,跳下来好几个人。
刚才跟她说话的年轻人也在其中,他一边伸手帮着提东西,一边道谢,“大嫂家也在前头,顺路不?”
没等他碰到袋子,旁边有个大个子先抢了过去,瓮声瓮气的道:“不顺路也没事,我给扛回去!”
本来以为坐这种车的人都是有钱人家的,可下来这几个人一身皮袍,面容沧桑,憨厚的样子倒是更像村里的人……
方氏这一发呆,手里的袋子就被抢了过去,大个子还在问她住在哪里。
“我跟你们一样,也要去紫藤巷子。”方氏想,这巷子长的很,他们可能等会还得问,索性就帮人帮到底了,她道:“咱们顺路,那就劳烦兄弟受累了,你们是要去哪家?”
“那可真是巧。”那个圆眼睛的年轻人笑了笑,“大嫂知道巷子里头卖胡麻饼的吕家不?”
“知道,太知道了!”就住正对门,方氏十分清楚,她道:“前面往右拐,我带你们去!”
看穿戴和口音,这些人不像是京城的,从外地过来是探亲还是访友?方氏心里想,总不能是大老远来买胡麻饼的吧……
不过,老吕家的胡麻饼确实香就是了。
东西有人扛,方氏只挎着一个空篮子,走的轻手利脚,告诉前头赶车的继续走,她看着呢,说停时再停。
一边走,方氏问他们,从哪里来,几个男人都说北边。
方氏感叹道:“北面可是乱啊,很多地方闹饥荒,到处都是逃难的流民,路上可不安生,你们能走过来也是挺不容易的。”
她之前瞒着李青卓偷偷出京城往北走,差点出事,害李青卓受伤,至今想想觉得又后怕又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