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芫把一盘水果放在桌上,坐下来笑道:“这回来了就尽管放心住下,我们现在自己住,家里也方便,平常你姐夫和你外甥都不在家,你来了正好跟我做个伴儿。”
看得出,不用跟公婆住了,姜芫提起来就很高兴。
孩子上学了,顾星洲上班,家里就只有姜芫一个人。姐妹两个坐下聊了些家常,姜芫问道:“二丫,你这趟来,是打算在这边找个工作,还是有什么事情?现在沪城外来打工的人还挺多的,工作也好找,你要是想,我叫你姐夫给你找一个。”
“不用,我这趟来就是有点事,”姜雅笑道,“其实我前天就到了,已经在宾馆住下了。有点事要办,就没先过来。”
“你怎么还花钱住宾馆呢,来家里住多好。”姜芫问道,“你怎么一个人过来,有什么事情啊,大成怎么没陪你来?”
“颜颜要上学,卷卷也还小,他得在家带孩子。”姜雅便推说这次来是为了看看村里的菜在沪城怎么卖。
“卖菜?”姜芫笑道,“我早就听爹娘说家里如今种菜,种了好几个大棚,娘说比种粮食挣钱。”
“对,”姜雅道,“老家那边现在种菜,规模还挺大的,去年就有沪城的客户找上门联系丰收,在这边有分销点,都是我们村的菜,丰收给他供货。”
姜芫知道两个弟弟都有出息了,十分高兴。
姜雅心里清楚得很,姜芫自从跟着顾星洲回城,这么多年统共就回去过一次,姜雅结婚时姜芫孩子小,不方便,她生颜颜、生卷卷,石巧玲生辉辉,姜芫都没回去,似乎也都碰巧了家里有这样那样的情况。生孩子在农村被称为“小喜事”,算不得什么大事情,姜芫不回去也罢。
四年前宋士侠的老母亲、也就是姜芫的姥姥去世,姜芫原本要回去的,听说票都买了,顾星洲却忽然出差,家里不能没人接送孩子;前年姜丰收结婚,听说姜芫的婆婆恰好生病,她也没能回去。去年年初办农转非,有些手续要原籍提供,姜芫又说要回来,结果打电话说时间又赶不及,都是姜丰收帮着办的。
83年姜丰产结的婚,一晃六七年过去了。姜芫和顾星洲,逢年过节往家里寄点钱,礼数周到让人挑不出什么。除了姜芫跟家里通个信,这几年村里装了电话,偶尔有事也会通个电话,除此之外,姜芫一家人跟娘家似乎就没了联系。
姜芫的孩子都十一岁了吧,宋士侠和姜老大还没见过大外孙。
沪城虽然远,也就坐三天火车的距离。一次两次好理解,六七年没回去,很难让人没有别的想法。
毕竟在姜芫婆家眼里,她远在小岭村的娘家就是妥妥的农村的“极品亲戚”。
所以姜雅特意挑了上午顾星洲不在家的时间来。午饭时候,姜芫的儿子放学先回来了,姜芫赶紧让他:“英杰,叫人,这是你二姨。”
“二姨。”小孩叫了一声,问姜芫,“妈妈,饭好了吗,我饿了。”
姜芫说:“就快好了,妈妈再去烧个汤,你在这陪你二姨坐坐。”
小孩:“我要看书,我先进去了。”自顾自进了房间。
“这孩子!”姜芫跟姜雅说道,“你别介意,他就这性子,有点木讷,见了谁也不热络。”
姜雅笑着说没事儿。
顾星洲稍后回来,姜雅起身打了个招呼,顾星洲似乎有点意外,点头笑了下:“到了呀,快坐。”便去门边洗手,一边说道,“这次来就在家里住下吧,你姐都说过了。”
“不了,住家里麻烦,你们都忙。”姜雅说,“我已经住在宾馆了。”
“住在宾馆?”顾星洲拿起毛巾擦手,问道,“住在哪个宾馆,远不远?”
“不算近,外滩那边,叫什么波曼酒店,不过交通挺方便的。”姜雅道。
顾星洲表情愕然了一瞬,挑眉,回头看了她一眼。他要是没记错,这个波曼酒店是一家有名的涉外酒店,很高档,楼下还有一个进口商品专卖店。
顾星洲的表情便带了些质疑。
顾星洲琢磨着,可能就是酒店名称有点像吧,不一定是那个波曼。顾星洲知道小岭村这几年种菜,听说富裕了起来,可是农村人所谓的富,种个菜,由着他们又能挣多少钱。
姜雅懒得理他,她选择住在这个酒店,一来她一个年轻女人带着大量现金,出入沪交所,图一个安全性和私密性好,二来顺便要在专卖店里买几样进口的护肤品,别处不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