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入点自然在是在辨析“礼义”和“物质”的关系,若是再进一步,则可以联系到“礼”与“欲”的关系。
再进一步,便可以联系到“天理”与“人欲”的辩论。
宁颂解释完题目的大致意思之后,联系了几?句,就?不敢再多写。
在写这一道?题后半程时,他忽然意识到了时间的紧迫性。
五道?题的内容比他想象中的要多,但时间只有仅仅一个时辰。
两个小时。
在正式的考试中,五道?题大概是两三场考试的题量。
因此,宁颂不敢太过于详细,害怕耽误了下一道?题的时间。
下一道?题是作?诗题,属于是宁颂短板中的短板。做试帖诗的历史从?唐代开始,于宋代取消。
到了大雍朝,又隐约有了重启的迹象。
根据凌状元的笔记,作?诗要求考生能够背诵各韵之字,以规定?的字为韵脚。
结构上,分为破题、呈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六个部分。
宁颂个人理解为“起承转合”。
按照凌状元的说法,若是想做好这试帖诗,不但要知道?题目的来源,还?需要化用典故,注意平仄。
……但这些?宁颂都不会。
因此,为了不开天窗,宁颂只好凭借着凌状元笔记上的一些?内容,勇敢地乱编了一首诗出来。
以表示对本次考试的重视。
由于时间不够,加上确实没有学?过,宁颂写完诗就?将其扔到一旁,开始看下一个题目。
策论。
民富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