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页

实则,趋利避害,人之常情。

一言蔽之,不牵扯到自身重大利益关切时,王甫其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再看勃海王刘悝。

延熹八年,刘悝被劾奏意图谋反,先帝不忍诛杀胞弟,将其贬为廮陶王,只剩一县封邑。失去封邑,刘悝追悔莫及,于是暗通中常侍王甫,许诺若助其复国,答谢五千万钱。

永康元年,先帝驾崩,遗诏命刘悝复为勃海王。刘悝认为,此乃先帝遗愿,非王甫之力,于是拒付五千万钱。因此被王甫怀恨在心,乃至身死国除。累及宋皇后全家被诛。

试想,以王甫之老奸巨猾,揣度圣意。“受人之托,终人之事”时,是否也如张让这般,滴水不漏,无迹可寻。润物细无声。

一对一答间,将事情办妥。

再想,勃海王刘悝定会问先帝身边亲随:王常侍可曾为复国进言?

亲随皆摇头:未曾。

于是,勃海王信以为真。自食其言,害人害己。

再深想,见范滂大义凛然,置生死于度外。王甫竟将党人尽数放归。若无切齿之恨,岂能将勃海王刘悝满门置于死地。甚是不惜累及宋皇后全家。

刘备窃以为。勃海复国,王甫出力甚伟。

勃海王,自寻死路,怨不得旁人。这便是缺少政治智慧。

蓟国六大谋主,凡有一人在勃海王刘悝身侧,又岂能令主公身死国灭。

史家竹书纪事,常用春秋笔法。一人生平,本传只有十之二三,需纵观全史,方能拼凑出十之八九。蛛丝马迹,皆藏于书中。能否构建,见仁见智。

为何温故能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