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锦衣泪 书自清 1704 字 2022-08-30

另外三个男子,都是魏虎死心塌地的手下人,长期随着魏虎护卫押运神机营倒贩出去的军火,来往于北京和江南两地之间,本身利害相关,也都是“义”字当头,无甚花花肠子的莽夫。

张鲸见与他根本说不通,只能哀叹自己碰上了一帮蠢笨如猪的同伙。望着墙角不远处被分别绑在四根立柱之上,封口蒙眼,依旧昏迷不醒的潞王、唐福安、汪道明和方铭,他心中盘算着自己到底该如何从这件事儿当中抽身出来。

潞王若是死了,其后果简直无法想象,自己身处漩涡中心,根本逃不开。他最先就得救潞王,救下潞王也好以此作为交易的筹码。那个汪道明和方铭……张鲸觉得他们死与不死与自己无甚关联,最好是能死了,反正他已经从汪道明口中得知了张允修的下落。他们一死,自己这里就少了一个分羹吃的人,以后也再无后顾之忧。

那么就是要尽量保下潞王,借魏虎的刀铲除唐福安、汪道明和方铭,再引官兵将魏虎等人铲除干净。如此,他的利益便可以得到最大的保证。

盘算得定,他便开始运起三寸不烂之舌,话锋一转,开始帮魏虎出起主意来。他分析利害,告诉魏虎唐福安、汪道明和方铭这三个人多余,不能留,要尽快杀了。潞王他得安全护卫,否则倭人也没法拿他做人质。潞王若是不死,他与朝廷的矛盾就还有回旋的余地,以后还有生路等等诸如此类的话。魏虎思索着,他也不傻,但心知张鲸说得确实有道理。

“你若还想把潞王交给倭人,换你义兄回来,现在就得尽快离开。否则很快官兵就要查到这里来了。”张鲸最后道。

魏虎却道:“不,我之所以把事情闹大,就是要让潞王被掳走这件事闹得人尽皆知。这也是倭人要求我这么做的,否则他们就要斩了我义兄的手臂。我已经安排了逃跑路线,一会儿有另外的兄弟撑船从北面的水道过来接走潞王,我与我兄弟和妹妹会暂时留下。等官兵来了,我们会假意交战,打死几个官兵后,再逃脱。据说杭州知府唐际盛在亲自指挥行动,若是能碰上唐际盛亲自来,打死他才是最好的结果。死了一个四品主官,任杭州地方如何想要压下这件事,都不可能了。”

张鲸闻言却在想,倭人为什么要把潞王被伏这件事闹大?提前引起朝廷注意,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眼下在攻打朝鲜,而朝廷一直在怀疑倭人侵朝的真实性。若倭人一直不承认,当可拖延时间,加速吞噬朝鲜的进度,明军晚组织起来一天,倭军的优势就越大。而眼下他们抓了潞王,还要把事情闹大,彻底让朝廷将注意力投向倭国,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他转念又想,难道是想把朝廷的注意力从东北转到东南?又或许,在我大明境内活动的倭人,本就是在擅作主张行事,与本岛之间并无任何联系?

多想无益,但张鲸却不认为魏虎能够成功,他太自大了,也太小看杭州府的官兵了,这段绝佳的逃跑时机却愣是被错过,估计他能逃脱的机会已经越来越渺茫了。何况还有难对付的郭八和孟十三,此时恐怕已经和杭州府联合起来了。知晓这些的张鲸,却故意不与魏虎提,他就是要看魏虎自食恶果。

……

郭大友和孟旷此时正乘着一艘渔船航行在西溪的河道之中,明镜庵就在眼前,撑船的渔夫告诉他们,这明镜庵多少年都没人来住了。

船夫撑着船围着明镜庵所在的滩地绕了一圈,郭大友和孟旷也借此勘察完了地形。

“三面环水,一面临坡。十三,我看走后方竹林潜入的机会很大,他们对后方应当会不怎么设防。”

孟旷点头,她的想法与郭大友一致。

“我和你一起,咱们这就从东侧上岸,往后绕。”说着他吩咐渔夫将船在明镜庵不远处的一处遮蔽视线的角湾里靠岸,二人跳上岸去。这里根本就不能称之为岸,

临水的都是湿滑的陡坡,生长着茂密的竹林,二人跳上岸去后,扒住竹子才能勉强在陡坡之上立住。一般人没点功夫,还真的难以在这样的地形之中自如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