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

“这个男的过马路没看好小孩,孩子被车撞了。”

“唉,现在哭又有什么用?人都没了。”

“太不当心了。”

报纸上写小孩是因为自己沉迷于玩手机导致被撞身亡,也许他们没搞清楚事实就急着发了,反正只要能吸引读者的视线,许多所谓的媒体并不在乎所谓“事实真相”。

再次风动,这次是一个女声,也在哭,声音沙哑到难以辨别发音,是长久的哭泣后力竭,已经哭不出声,只是本能的抽泣,除了哭,找不到可以寄托的事。

有人说话:“孩子爸找孩子去了,你……节哀吧。”

依然只有哭声,节哀,谁都懂,可哀痛绝望如果能这么轻易节制,她怎么会分明没有力气,连哭声都满满是疲惫,还是在哭呢?

除了哭,没有什么能帮她释放些许情绪,只有哭。

压在喉咙口的哭泣,逐渐空洞。

留在池尔耳朵的最后一个声音,是女人的呢喃“过马路不要玩手机”。

视线恢复,池尔扫视四周,果然回到起点了,他又侥幸通过了一关。

事情的大致脉络已经给出,他猜,晨晨和父亲去世后,对沉迷于手机,忽视周围人、忽视安全的行为深恶痛绝,用自己的方式给他们一点警告。

晨晨是出于对和父亲相似之人的担忧,采取的方法比较温和,抽打身体某些部位,起警告作用。

他父亲则是怨恨,曾经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孩子死亡,即使自杀也难以抵消,他把对自己的怨愤发泄到和他做出同样愚蠢行为的人身上。

出其不意推人到斑马线以及害他险些面朝下摔倒的人,是晨晨父亲。

玩具店和离家出走小孩玩耍的是晨晨,护着小孩不乱跑,给家人一点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