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离》嘛,我们再等等,再观望观望。”
得知这些观众们的心思,其他人总算知道了形成人气与影片质量倒挂的原因。
“……原来不是因为《莫离》不好,而是因为它拍得太真实。”
事实上,不光是电影节的两部影片产生这样的现象,在院线电影中,也有着同样的逻辑。
合家欢电影、超人电影、喜剧,都是长期霸占票房高位的常客。
相反,那些公认深刻、难忘的文艺片,反倒是在上映时不受关注。
“这与受众对电影的定位不同。”
有些人——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将电影当成是闲暇时的消遣。
他们需要在电影中获得快乐、新奇和放松,许多院线片迎合了这类观众的需求,因此有了惊人的票房。
当然,也有另外一些人将电影当做是观点交流的载体。
他们期盼从电影中看到不同的人,观察对方所生存的陌生环境,从而为自己带来经验的增长。
两种需求不分高低贵贱,但在人气、商业、票房维度上来讲,前者明显碾压后者。
“——那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莫离》输了?”
虽然知道了原因,但一些喜欢《莫离》的影迷仍然不甘心。
“这些人也真是,都来电影节看电影了,为什么还要带着娱乐脑?”
如果说想要轻松快乐,干嘛来看影展看电影?来了这里,不就是为了寻找院线片所不能给的震撼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