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孟管家一解释陈祗才知晓,公子这个称呼可不像后世那般可以随便乱称呼,在春秋之时,必须是诸候之子方可受此称呼,到了汉代之时,虽然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但也常用以代称那些有势力或者是世家的年青才俊,而陈祗的祖父辈皆在朝为官,世家之少年,称为公子,也并无不妥。

※※※

孟管家灵机一动,能想出这么个称呼,而且还能给陈祗解释得条条有理,看来这位少数民族出身的管家也应该不是啥子普通人才对,陈祗对于这位管家的来历更是越发的好奇了,只不过,他不太好当着面打听,到时候问问其他人也不迟。

“公子?嗯,以后都唤我公子便是。”陈祗两眼一亮,这称呼确实不错,至少要比主人听起来顺耳百倍,公子之称,要比主人让陈祗觉得顺耳百倍。

既然认定了,孟管家办事的风格一向是认准了就干到底,立即唤了人来,让他们通传府中所有闲杂人等,以后不许再称呼陈祗为小主人,一律皆称公子方可。看到管家如此办事,陈祗暗暗翘起了大拇指,人材,至少在管家这个位置上,陈祗觉得孟管家还真是相当负责的。

“这是益州江阳郡?”陈祗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益州,还真巧了,后世自己就是在三国益州的地盘内生长生活了十来年,后来才走出了小县城,迈入了大城市生活的,看样子,冥冥中似乎真有天意,把自己给一脚踢到了三国时代的益州,还真跟自己的生存环境有所关联。

孟管家赶紧点了点头:“正是,咱们陈家在江阳郡一带,可算得上是这个!”孟管家翘起了一根大拇指,一脸的傲然之色,缓缓地道出了陈家的历史。

陈家祖上在西汉之时,曾经做到过九卿之一的郎中令,其子孙亦担任过郡太守,东汉建立之后,其祖入益州,做过巴郡太守,其后子孙也有做过一方郡守的,但是就一直没有离开过益州,倒也算得上是益州小有名气的世家,而其曾祖父那一代就担任江阳太守长达十余年之久,而陈家也就此落户于江阳。

虽然比不上成都那些良田万顷的大地主,算起来,在江阳,陈家也算是个数一数二的富豪之家了,遗憾的是自己的母亲前两年就去世了,最亲近的人就只有他的大姐绣娘和一个比他小上九岁的妹子陈孜,而大姐已经嫁了人,嫁给了一位益州官吏,姓王名累字亮嘉。

第四章 咱亲戚都是吊人……

“王累?你说我姐夫叫王累,而且是在刘璋的手下当官的王累?”陈祗不由得大吃一惊,王累,但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知道,里边有几位虽然不太出名,却又很出彩的人物,比如这位姓王名累就是其中之一,在刘备兵入益州之时,把自个倒吊在城门楼子上叫嚣着要精忠报国,以死谏主而名垂青史的嚣张人士啊……

格老子的,从古到近,能把自个倒吊在城门楼子上的有几人?而且还能把吊着自个绳子给割断触地而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陈祗摸了摸脑门,彻底地无语了,为自己有这么一位便宜姐夫而感到害怕,没错,不是荣幸,是害怕。

“正是,大小姐的夫君也算得上是位年轻才俊……”边上的孟管家没注意到陈祗那副受惊的模样,自顾自地在那唾沫横飞地继续表述他对于陈家女婿的感观。在他的眼里边,这位陈家的大女婿不仅仅人材模样出众,而且学识过人,虽然脾气倔强了点,家世清贫了点,但是绝对是一良婿。

目前,这位姐夫正在成都做官,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太长时间,所以大姐绣娘才会携着小侄子和小妹陈玫一块在成都,这几日,临近百日之期,姐夫请了假之后,他们这才赶过来给自己那位亡父作百日之祭。

“……当初老主人在江阳郡任太守之时,这位王大人就在老主人的手下作一小吏,后被老主人看重,着力提拔,而大小姐也相中了这位大人的学识和才俊……后来,还是由夫人娘家的叔叔,闻名天下的大人物文休公亲自作的大媒。”孟管家的口才的不错,说起这些故事来两手在那指天画地的,也让陈祗听得津津有味,若是这位管家长的不是那么面目可憎,左手惊堂木,右手耍上一把折扇,绝对是个说评书的顶尖演艺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