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8页

“至于协定大致内容,我们也探听来了。主要是命令奥地利必须取消对纳粹党的禁令,也就是说,今后奥地利纳粹党必须完全合法化。此外,所有被囚禁的纳粹分子必须立刻释放。要由塞斯·英夸特担任奥地利内政部长,还要他有主管警察和保安事务的权力。我们知道,英夸特这个人是个不折不扣的纳粹分子。还要让格拉斯·霍尔斯特瑙为奥地利国防部长——此人也是个纳粹分子。此外,还要通过若干措施,让德奥两国有步骤地交换100名军官,意思是让两国军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渗透奥地利军队。还有,要委任菲许包克博士为财政部长。当然,也是个纳粹分子。……不用我说了,诸位大人也一看就明白,这份协议是要许士尼格把奥地利政府整个儿交给纳粹党人。”

外交部长贺子光环视一圈众人,缓缓说道:

“如果许士尼格接受这份协议,那奥地利丧失独立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这对我们可能反而有好处。只要纳粹党人控制了奥地利政府,相信不久就会主动邀请德国来‘合并’——或者不叫合并,叫其他的什么名目也可以,反正是这么回事。既然是奥地利自己要求,那么谁也说不出什么来了。我们跟在后边表示一下支持,也显得自然的多了。起码给人的感觉不是为虎作伥,而是顺水推舟。我们和德国的合作关系世人皆知,那么此时顺水推舟、发表个声明,各国想必也都能理解。”

向小强点点头,叹道:

“贺大人分析得很有道理……如果许士尼格痛痛快快接受了协议,那最好不过。我们也好做的多了。但是许士尼格这个人,外柔内刚。表面看起来温文尔雅,像个读书人,但是非常有主见。他毕竟也是经历了各种政治风浪、经历了奥地利高层残酷的权力斗争,才走到今天的。这个人也绝不是软蛋。我估计,他现在在贝希特斯加登,说不得,只能先敷衍一下希特勒。但只要他一回奥地利,可能就会翻脸。这件事不会这么容易的结束。我们要有思想准备,很可能要在德奥两国加拔弩张的时候,来站这个队。”

第171章 毁约还是履约

许士尼格2月12日当天就回了维也纳。希特勒宽限了许士尼格四天,命令他在2月15日为止,给他这个最后通牒一个“最有约束力的答复”。另外又宽限了三天,到18日止,来让许士尼格履行通牒中的具体条件。

当天晚上七点半,希特勒批准了凯特尔将军所拟定的对奥地利施加军事压力的命令——“散布并无其事但听起来很可信的消息,使人听了必然认为德国在对奥地利进行军事准备”。

在德国军事入侵的威胁下,许士尼格屈服了。12月15日,他正式通知德国驻奥地利大使冯·巴本,他将在18日之前履行贝希特斯加登协议。16日,奥地利政府宣布了对纳粹党人的大赦,包括那些在杀害陶尔斐斯前总统案子中被定罪的纳粹党人,也将受到赦免。奥地利政府还公布了新内阁成员名单,塞斯·英夸特被任命为警察部长。第二天,英夸特这个纳粹部长就跑到了柏林区觐见希特勒,接受他的命令。

2月20日,希特勒发表了演说,热切地谈到许士尼格的“谅解”,以及他促成德奥密切了解的“诚意”。但同时,希特勒又说道:

“……有一千多万日耳曼人住在同我们接壤的两个国家里!有一件事情是绝不能有什么怀疑的:不能由于政治上同德国分开了,就让自决的权利也遭到剥夺!一个世界大国不能忍受他身边的同种族兄弟,因为对他的整个民族、命运和世界观表示同情或表示一致,而经常遭受折磨!既然这些日耳曼兄弟人民无法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我们边界上获得政治上和精神上的自由,那么保护这些日耳曼兄弟民族的自由,就是德国的职责!”

这等于是直截了当的通知:今后希特勒认为,700万奥地利人和300万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日耳曼人的前途,是第三帝国的事情了。

这个“通知”,伦敦没注意到,巴黎没注意到,南京和华盛顿也没注意到。但是维也纳和布拉格,可都注意到了。

4天后,许士尼格发表了一篇同样的演说,来答复希特勒。他慷慨激昂的说道:

“……奥地利已经让步到了一个极限,我们正站在悬崖边缘。此时,我听到我的身后传来一个清晰的声音:‘到此为止,不能再退!’……奥地利绝不会放弃她的独立的!红——白——红(奥地利国旗颜色),誓死效忠!”

希特勒20日的演说,在奥地利挑起了一连串的大规模纳粹示威运动。就在许士尼格演讲的同时。格拉茨有两万名纳粹党暴徒冲进广场,拆下扩音器,撤掉了奥地利国旗,升起了纳粹德国的卐字旗。而旁边的奥地利警察根本不管,就在那里笑嘻嘻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