筵席快开始时,杨夫人姗姗来迟,脸上笑容勉强,众人打过招呼后就自顾自开始吃喝,似乎桌上的饭菜变得格外美味一般。

好容易把各家走完,傅清凝几乎是迫不及待的跟着于氏去了翰林院官署。

以前她还不觉得,反正现在的刑部人心浮躁,因为赵瑾病重的消息好多人都知道,近两日好些人上门探望,人家好心好意,傅清凝也不好把人拒之门外,谁知道进来的夫人照例询问过赵瑾的病情之后,都是帮着丁夫人和孟夫人说好话的,也有试探赵延煜支持谁的意思来探她口风的。无论傅清凝怎么引话题,最后都能引到那俩人身上去。

傅清凝没问过赵延煜支持谁,说到底,这就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和他们关系不大。

再说了,如今刑部尚书还稳稳当当的,等到换人,且有得等。

翰林院这边安静,赵延善的院子傅清凝只在他搬进来时来过一回,后来都是于氏过来查看,倒不是她不关心小叔子,一来是有于氏在,她一个嫂嫂得避嫌,二来嘛,如今于氏空闲得很,唯一的事情大概就是关心几个儿子了。

两人到的时候,还未过午,以前于氏下马车直接进门,今日她下了马车之后,往左边院子看了一眼。

翰林院官署的院子和刑部的大不相同,因为院子小,各家之间相隔不远,站在自家门口都能看清隔壁的大门口这样的距离。

那边古家大门口处一个人都没有,于氏瞄一眼后收回视线,拉着傅清凝进门。

“这怎么看?”于氏皱眉,“我们家认识的人中也没有和古家人熟悉的啊,总不能直接上门吧。”

傅清凝扬眉,“为何不能?我们作为延善的亲眷,上门拜访感谢他们家对延善的照顾,也是说得过去的。”

于氏一拍手,“你说得对,看我,想得太多,弯弯绕惯了,居然不会直接了。”笑着道,“吩咐人备上一份礼物,午后我们俩就上门。”

说着,抬步进了院子,赵延善的院子里伺候的人都是于氏安排的,出了那位白莲的事情后,她不止一次对着两人耳提面命,不许带陌生人回家,尤其是女子。

所以,赵延善院子里并没有出现不该出现的人。于氏还去赵延善屋中看了,这个傅清凝就不太方便进去,她只站在院子里看盆栽,这也是于氏寻摸来的,三兄弟一人一盆,据说是旺自身运气的,有没有用傅清凝不知道,修剪的倒是挺别致的。

“清凝,你进来看。”于氏突然唤道。

傅清凝转身,走到门口顿住,看着床前的于氏,问道,“娘,怎么了?”

于氏转身,手中抓着一只粉色荷包,“延善怎会有这个?“又补充道,“我从小就不让他们用粉色的东西。”

她递给傅清凝,“这针脚也不是我找的那绣娘,这个配色要好些,但手艺不如绣娘。”

傅清凝那着看了看,抬眼看向左边院子,和于氏眼神一对。

于氏叹息,“多半是了。儿大不有娘,别看延展性子倔,其实很听话,一般不和我唱反调。延善寡言看起来听话,但他性子有些犟,认定的事情不愿回头。”

“你看,延展喜欢那位朱姑娘,我不答应,硬是帮他定了瑛儿,他们如今不也好好的?但同样的事情落在延善身上就不成,别看过年那晚他没有坚持,若是我真的硬给他定亲,他就能给我把日子过得“相敬如冰”,我和你公公相敬如宾大半辈子,最是知道其中滋味。当然了,不好过的只是我……”

厨娘过来禀告,“夫人,饭菜备好了。”看得出来她有些紧张。

于氏摇摇头,“先吃饭,之后我们去看看那姑娘。”

很快,婆媳两人带着礼物就站在了古家门口,敲门后开门倒是快,看到是她们,门房笑容满面,“原来是两位赵夫人,快请。”

于氏和傅清凝进门,古家院子里花草繁多,哪怕冬日里,景致也不错。

她们还未到门口,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就笑着迎了出来,“我说一大早怎么有喜鹊在叫唤,原来今日有贵客到。”

傅清凝哑然,实在不想说现在还是正月,根本没有喜鹊。不过,古家人很欢迎她们倒是真的。

伸手不打笑脸人,于氏也很客气,接过丫鬟手中的礼物递过,“说来你们和我那不成器的小儿子做邻居也几个月了,我应该早些上门拜访的。他是个寡言的,若是哪里怠慢了,你们可别生气。”

老夫人亲自接过,递给丫鬟,又笑着迎她们进门,“不会不会,赵小公子年轻有为,这才多大已经是进士了,赵夫人会教孩子,这知道他们三兄弟的人,哪个不羡慕你?往后啊,你福气大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