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3页

估计当时之所以这么选择,是代表孔家对皇家的态度。

不嘴硬,不犟嘴,上头说什么就是什么。

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徐拙也不清楚,反正把鸭嘴去掉的操作有点迷。

鸭子去嘴的操作不算难,只需要用刀剁掉就行了。

但是在剁的时候,要注意得把鸭子的舌头留下。

这点更像是孔家充当皇家喉舌的意思。

不过当时孔府创作这道菜到底是什么动机,这就没人知道了。

或许只有穿越过去问问当事人,才能明白他们的动机是什么。

这种高层方面的博弈,实在让人难以猜测,有可能是当年那位衍圣公带着孩子去面圣,跟龙椅上坐着的那位犟嘴了,抬杠了,不识抬举了。

回来后越想越怕,所以就弄出了这么一道菜表忠心。

嘴去掉了,就不会嘴硬了。

舌头留着,还能继续帮皇家发声。

另外还有一点,鸭子和野鸭都是漂浮在水面上的,轻易不会往水下潜,所以也表明一种官场水深,我们不浮在上面不参与的态度。

徐拙之所以有这样的猜测,主要是这道带子上朝实在诡异。

传下来的教程寥寥几句语焉不详,但却特意说明了鸭子的嘴巴必须要去掉。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