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甭管是大顺人的土匪,还是关外那几个部族之人的山寨,只要是打家劫舍的团伙,都让他给挑了。

这种清扫剿匪的活动,他在南边儿的平南水军大营里三四年,都是这么干的,不过这些土匪胡子的太穷了,战利品不如在平南水军大营里那么丰厚,但是蚊子腿儿再小也是肉啊。

军功分润一下,一个兵丁也能拿到三五两银子。

小旗大概是十两左右,总旗就是二十两,小将多一些,五十两。

辽阳将军得了二百两银子。

另有一些战利品,不换成钱,直接分给了兵丁们,比如花布的尺头啊,一口锅子之类的,反正都能用的上。

等到他回来的时候,赵仁河正在组织人手起蒜。

在粮庄上忙活了半个月,蒜起出来了,立刻就种植下白菜,北方一年只能种植一次粮食,但是如果是种蔬菜的话,勉强能种植两茬,但是第一茬一定要是大蒜。

因为大蒜在开春种下去之后,一百天就能长大成熟收拾好,再种上白菜这种长得快的蔬菜,等到深秋就能收割白菜了,一百多亩的菜地,都被赵仁河利用的淋漓尽致。

白菜爱生虫子,但是种了大蒜的田地就跟消了毒一般,是没有虫子的,故而早种大蒜晚种白菜,划算的很。

去年买的白菜腌制的酸菜,还有窖存的大白菜,都没剩下,这次赵仁河打算自己种了。

另外,他想试一试辣白菜。

这东西现在还没有出现,高丽那边更没有什么特色美食。

辣白菜是一种佐餐菜,在高丽半岛很受欢迎,当然,前世的时候,也很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而“辣白菜”最初出现在《闺合丛书》和《是仪全书》中,当时的白菜质量不好,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良,直到高丽王朝末期才有了现在这样的白菜。

据说《闺合丛书》是高丽李氏王朝时期宣祖统治的第九年才写成的,也就是说,现在没辣白菜。

另一本《是仪全书》也是差不多那个时代的产物。

赵仁河是看到有不少来卖皮子的少数民族的猎人,成捆的往回买咸鱼干,才知道,比起大顺朝的百姓,吃高价盐,他们这些少数民族的人,吃到的都是劣质盐巴,用一块好皮子,只能换一罐二斤装的盐巴,里头还有沙子。

可以说,他们恨死了那些奸商。

可是,海鱼干他们也有吃不惯的时候,主要是不知道怎么做。

内陆的人就是不爱吃海物,加上也没人告诉他们怎么吃这东西。

他们的调味料再少点儿,可以说吃的非常痛苦了。

赵仁河打算赚点外族人的钱,卖给他们辣白菜。

换他们的皮子,给他喜欢的那个家伙,多做点衣服穿,这东北不是一般的冷,真的是“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秋节一过就上冻了,下了第一场雪之后就冷了起来,那个时候,各家各户开始宰杀鸡鸭鹅等等家禽,宰杀好了的吊在仓房的梁上,想吃的时候,拿下来化一下,就能剁吧剁吧炖了吃。

他去打猎是不成的,弓箭能拉开,但是准头奇差无比,轻功是好,但也不可能让他用腿儿追兔子啊?

就在赵仁河胡思乱想,又在庄子上忙了一个多月,扫荡各个山头,得胜归来的九殿下,想去赵家看看,结果王旭告诉他:“人在庄子上,这段时间一直在种菜,种了一百多亩的大蒜,收了之后又种了白菜,也不知道哪儿要用那么多的白菜。”

“家里人多?”九殿下知道,一亩地白菜五千斤,就算是种的不好,也有三千斤。

一百多亩地,那得多少斤?

吃得过来吗?

就算是腌成酸菜,也不能过夏啊,酸菜这种菜,开春之后,青菜下来就不能吃了。

就算是拿来卖,可谁家不会有白菜呢?

这种菜一点都不稀奇,可以说是遍地都是,秋天军营储存冬菜的时候,也用不了这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