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手中掌握的地质数据依然下探到了地下十八公里的程度,只不过地下三公里的范围是第七条时间线三十一世纪的科技水平,三公里到十公里则是二十五世纪的水平,十公里到十八公里则是二十二世纪初的水平了。

如此庞大的数据量,让他专门扩建的超大数据存储库都快装不下。

继续强化收集也没有意义,在3020年9月3日这天,他的扫荡行动正式宣告停止。

以他当前掌握的算力,根本无法把这些数据转化成人眼可看的画面。

卡机能卡到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随便转个视角,都能让想起当年用08年的电脑打开19年的qq时被支配的恐惧。

所以他又写了个算法程序,全部交给服务器在后台演算。

至于他自己,则又开始制作芯片,一块一块的往服务器里面怼。

距离3020年10月27日不足六十天,陈锋的紧迫感越来越强了。

到如今他已经初步完成新型宇航级飞船的搭建,就放在汉州郊区。

飞船长约五千米,高一千一百米,宽两千米,形态为传统的纺锤形。

不是他不想要三角尖锥舰船或者雪花舰,而是以他的能耐,实在只能勉强设计出纺锤形的稳固类曲率薄膜层。

要让他整出别的形状,又或是可以完美贴合覆盖在舰船表层的结构,那是要了他的命。

飞船被命名为晨风二号。

二号搭载了两套没有智能辅助的高性能类曲率大型引擎,以及一套也缺智能算法支撑的力场护盾发生器,一整套手工打造的大型生物电池供能系统,一套没有芯片无法准确稳定控制能量转化的类戴森膜太阳光翼,以及数百种涉及到科研与生产方面的中小型设备。

陈锋在里面还摆放了一大堆没芯片,但其他部件基本完整的各型各色各个时代的机器人。

整个地球上,超过60的能用的具备一定科技含量的零部件都已被他收集到晨风二号旁边的八个大仓库里。

其中大约70已被拼装成了不同的东西塞进了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