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谱虽然是现成的,但要将曲谱转化成完整的伴奏,还有很多步骤。
有钱的神壕,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优秀乐器演奏者请到一起,组成一个五脏俱全的乐团,在高保真的顶级录音室中慢慢灌录。
演奏者的水平很重要,稍微懂行的随便一听,便能听出差别,高下立判。
可惜以钟蕾和陈锋的预算,真人实音收录肯定是做不到了,只能电子编曲合成。
好处是做出来的伴奏水平稳定,肯定比随便滥竽充数找低端演奏者的效果更好。
坏处是电子编曲做出来的伴奏缺乏真实演奏者的灵光一闪,没有变数,少了灵性。
钟蕾心头挺遗憾,但没办法。
要大制作,那就得砸钱,十万远远不见底,至少得翻个三四倍才有戏。
在抵达中海后,钟蕾与陈锋提出过想去办个贷款,把预算抬高到二十万。
她甚至不要求增加自己的占股,只想把歌做好。
但陈锋严词拒绝了。
在另一个时空里,钟蕾独立制作的《乏味》就是纯电子编曲。
陈锋已经改变了很多历史,着实不想在制作上再画蛇添足,要的就是原汁原味。
在原本的历史中,钟蕾大约是在两三年后才创作出《乏味》的雏形,制作完成应该要四年后了。
歌曲的品质完全没变,但时间大为提前。
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陈锋也不确定历史能否继续沿着原本的轨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