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是典型的‘传承信息’,现本山海经,是根据明代山海经来的,明代山海经是根据晋代山海经来的,晋代山海经又是根据先秦山海经来的,先秦山海经又是根据禹书山海经来的,禹书山海经则是卒布九州,收集四方邦国零散的图画、传说、文字记录,汇编而成的。
而那些散碎的图画、传说、文字记录,则是各个邦国代代相传的,直指上古真实发生过的一些事件。
溯及以往,如果回溯一件物品的全部经历,黄极根本受不了。
可书本这东西,除了物品信息以外,还有文化信息。
任何一种语言文字,都包含无比丰富的信息,一个文明所有的文化几乎都在里面。
整本山海经,在他眼中根本不晦涩,每一个字的真意他都知道。
这是文化上的追溯,跟这个字是谁写的,谁印刷的,没有关系,那属于物品信息。
文字本身,就承载着代代相传的事件信息,它可以将一段神话逆演出最早的原型事件。
以黄极现在的信息承受力,虽不能如亲眼所见般全面,但也能从记载中获知大概。
黄极没想到,对上古记载最清晰无误,极少胡编乱造的文献,反而是被视为怪力乱神的山海经。
相比起来,所谓的《尚书》,百分之八十都是空想信息……属于文学艺术作品……
他想了解上古之事,自然不能去感知空想信息,当然得选择记事信息。
所以,黄极看了一整天的山海经,每一段字,他都要看好久,短则数十分钟,长则数小时!
以时间换取信息量,这样可以让他‘单位时间内’所收到的信息冲击较少,了解得更详细。
就比如西山经中“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这句话,他就看了一个多小时,结合其他文献对于少昊图腾的描述,继而成功画出了‘神少昊’的真实形象。
黄极说道:“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