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竹书纪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无稽之谈,哗众取宠。
韩非子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偷换概念,只对一半!
成汤可能流放了桀,武王肯定讨伐了商纣。
因为桀对成汤没有恩情,成汤的一切是他自己发展起来了,桀反而还打压了他。
武王的一切是文王给的,武王压根没见过纣王,凭啥不能伐?
但是尧舜禹,却性质不同,概念不一样。
尧对舜的栽培,犹如天高。舜对禹赏识,犹如海深。
把武王伐纣,跟他们放在一起,就是偷换概念,故意让人以为,舜、禹上位的情况,跟武王伐纣一个性质。
其实差得远了。
舜是聪明人,哪怕他真想上位,也得等尧死了,然后用他的情商,让大家拥护他。
禹也是聪明人,他降服了黄河,乃滔天功绩。无数人愿意支持他,天下不是他的也是他的,没必要动武。
这是最合理的情况。
总结一下,尧知道舜不会接受禅让,所以总拿举荐舜接任自己这种事刷声望,但最后还是传给了儿子。
舜,上古第一出人头地者。
洞察人心,看穿世情,人世间的一切,都看得通透。长袖善舞,情商极高,王莽谦恭未篡时,舜是一辈子都很谦恭,最后硬是靠着民心,被众人黄袍加身,推上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