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感觉跟女娲伏羲很像?先是俩人好像没关系,然后俩人的故事凑到一起,之后双方结婚,男方为无数光环在身的主角,女方则为附庸,甚至是受到批判的角色。
所以越往后,羿的传说,越来越丰富了。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人又开始给嫦娥加戏,将嫦娥说成‘月精’,其实就是月神的意思,别误会。
另外开始说她不是为了偷药,而是为了保护药不被坏人抢走,而自己吃掉了。结果身不由己,飞向月球。
但是前面我说了,商朝的《归藏》明确表示,姮娥吃了要准备登月,但还没走,将走之际,找一个叫‘有黄’的人,占卜吉凶,说我此行会如何。
由此可见,什么身不由己飞升,并没有这事。
另外绝对不可能是护药,最早的记载,就是‘窃’。唐以前所有关于嫦娥的记载,统统都是‘窃药’,‘窃’是这个故事最最核心的关键词。
嫦娥经过唐朝短暂地提升地位,之后又继续沦为花瓶。总体上来说,主角是羿,嫦娥是附庸。
也就是说,反过来,上古五帝时期,如果山海经记载了这件事,那么姮娥应该才是整个故事的中心人物。
在汉代的墓葬中,有嫦娥奔月图,图中嫦娥人首蛇身,甚至是人首龙身,因为有龙爪般的双腿。
而她所飞向的月亮,中间画了个蟾蜍。这就跟《归藏》对上了。
但是,并不是变成了蟾蜍,而是嫦娥去的月球上,本来就有蟾蜍。
注意,这是文物,反应了汉朝时,他们认为,嫦娥与女娲、西王母一样,都是人首蛇身。
可是,《淮南子》竟然没有提这个事。
我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淮南子》作者,包括西汉学者,觉得这不重要,就是个故老相传的传说,说姮娥是人首蛇身。
甚至于,是西汉版本的《山海经》,描述了姮娥是人首蛇身!所以西汉学者们知道这个形象。
但是为什么人首蛇身,这个形象怎么来的,他们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