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好。我等你,有空。”
红丝绒的窗帘仿佛掀动了下,嘉勉鞋也没趿,起身去看窗户有没有阖好。
小时候她不懂,不懂桐城天天怎么这么多雨,都下到哪里去了,我们这里怎么没淹掉的,淹掉了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坐船去上学了。
小时候就是这样无忧,甚至无厘头,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
现在,成年人最起码的质素就是利落干净,嘉勉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我永远没空。”
她挂了周轸的电话。
gt
父亲的葬礼是叔叔出面操办的,医院及桐城县政府都出面给予了抚恤。
父亲那天不仅替同事挨了刀,还救了一对来看病的母女。
那对母女后来多次辗转想透过院方联系到嘉勉,想见见倪医生的女儿,嘉勉始终没肯会面,稍微长了几岁后,嘉勉也渐渐从伤痛里淡漠了些,因为她知道,那天无论怎么选,爸爸都不可能做逃兵的。
可是她不愿意见被爸爸救下的人,爸爸在那样的情形里可能没法选,但是嘉勉有的选,她作为受害者家属,一个再平凡渺小的孩子。对于在那场灾难里有幸活下来的,直接举刀的,那些人,选择不听不见不谅解。
十三岁的嘉勉最后一次见周轸,就是在父亲的葬礼上。
他次日就要出国了,走之前,特地来吊唁了倪医生。代替他父亲的名义。
去前,他蹲在嘉勉跟前,看她一身素孝,眼睛熬得红通通的,收起平日的顽劣嚣张气焰,再不取笑嘉勉了,但于她,他们都是身外人。
别无他法,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周轸也许就是看在嘉勭的面子上,才过分关怀她这个小孩子,小妹妹,“嘉勉,好好吃饭,听到了嘛?”
那日灵堂上的纸都快烧完了,嘉勭要带嘉勉先回去,这里由叔叔善后就行了。
一对男女姗姗来迟,嘉勉还是由婶婶提醒,才认出了母亲,她嫡嫡亲亲的妈妈。
彼时,母女俩已经六年没见了。
叔叔给她去了邮件及电话,好几发,才联络到了人。
母亲叫季渔,嘉勉还记得,爸爸喊妈妈,小渔。
她穿着一件黑底红花的长裙,头发散着,波浪的幅度看得出来是新做的,鬈发红唇的样子,丝毫没有来吊唁的自觉,尤其对方还是她的前夫。
他们有个共同的女儿。
嘉勉木木地站在那,叔叔婶婶都要她喊人,喊她的妈妈,而她冷漠的眉眼,甚至是憎恨的,憎恨她身上的红。
那个随季渔一道来的男人,站出来替她们母女解围,他正经严肃的口吻与倪少陵说,季渔辗转出差几处,回新加坡后又临时接到您这边的消息,才下飞机,匆匆奔赴过来,甚至来不及换衣裳。
说这话时,梁齐众刻意瞧一眼嘉勉。
很明显,他在替季渔辩白,更像是维护。
于是,嘉勉先入为主地认为他和妈妈有些关系。
然而,他与季渔各自出帛金。
于他而言,是他梁先生的教养与世故。
嘉勉认真看着他帛金信封上的名字,没有接,甚至不需要经过叔叔的同意,她表示拒绝,拒绝这份人道主义的关怀。
后来在x成再遇到他,他是季渔的座上宾。偶然的缘故,梁齐众与嘉勉聊起人死后为什么要办身后事。